靜思晨語:【04月03日】天地堂閣

Community:
Branch:

乾坤廣大喻大宅,三覺二德最圓滿,長者耆德年衰邁,地水火風四大墻,世界賴以此支持,身心世界想為境。

 
了解吧!乾坤,天地廣大譬喻一大宅。我們最近一直是用因緣、譬喻,才有辦法瞭解一乘的道理和人的心理。
 
為什麼要學佛?佛是覺悟的人,到底覺悟了什麼?覺悟宇宙天地萬物的道理,無所不知、無所不覺。覺悟不是一覺,是有『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過,很圓滿的大覺者將要覺悟的過程,需要二德具足。這個二德是慈悲、智慧──慈悲是要入人群,智慧就是要用方法。
 
世間有很多如眾生的根機、苦難等等,必須運用時機與方法,將最誠意的愛、慈悲付出,付出也要把握時機,也要體會人與人之間,所必須及時付出都要因緣會合。所以說,『三覺二德』種種的因緣會合就是『最圓滿』。佛陀的成佛過程是這樣。
 
最近的這段經文,譬喻一大宅,有大長者,『長者耆德』具備有這樣的人格。『耆』是已經成熟了,年紀已經有了,從幼少年開始不斷累積這個德,所以年老德高的人叫做『耆德』。但是自然法則,讓這位長者也『年衰邁』了,年紀大了,有形的體相也進入衰邁的時候。
 
『地水火風四大,這是譬喻世界。世界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四大』以牆為喻,牆又譬喻世界。所有人、動物、植物等等會合,是因為有土地與水,也需要太陽,也需要空氣,所以地、水、火、風四大就是四面大牆,支持、組成一個世界。
 
我們人生都依賴這個世界而住,這是大乾坤的世界。人的小乾坤則是『身心世界想為境』,不只是人,一切動物的身、心是以想為境。這個世界的形象要變成怎樣呢?都是人類的造作啊!
 
看看我們精舍,從四十多年前,只有前面的大殿和一間小廚房。也是因為有了需要,我們從小小的建築起來,時間經過,一切因緣會合,隨著身心需要,增建了空間,容納這麼多人的身,以及這麼多人心靈道場的需要,所以慢慢不斷的成長。
 
現在天地間,慈濟人將心靈世界拓開了,就是經過了這個『相』與『心』的會合。華文造字,『相』、『心』二字合起來叫做『想』,所以心相為境,我們的心創造了周圍的境界。
 
我們的小乾坤所需的範圍來作譬喻,其實這個譬喻是無限量,能夠拓展到全球,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們所造作的一切,每一個人的身體,乃至全球世界,都是不離地、水、火、風四大和合。這四大為我們小乾坤的『宅』,為大乾坤的『牆』來譬喻,其實有形有相,都是來自於無為法,一實相法。

 
前面的經文,這個大宅裡面『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昨天我們說過了,『一百』喻天,『二百』喻人,『五百人』喻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叫做五趣,其中五分之二是善道,五分之三是惡道。
 
現在,我們宏觀天下就能夠看到五趣,地獄、餓鬼、畜生,這種苦難的世界,何況還有真實的畜生道。我們看得到,人為了滿足口欲,畜養動物來宰殺。精神上的餓鬼、畜生,貪而無厭,永遠貪不夠,很辛苦啊!永遠煩惱不斷覆蔽,在人間苦不堪,不堪忍,這種的苦難人,在人間界也是很多。
 
總而言之,人生,佛陀說苦啊!苦的道理偏多,所以我們若要真正覺悟,就要先見苦,才知道我們是有福。人生這麼苦難,啟發愛心多造福,惜福、造福在人間,就要見苦,才懂得造福。
 
『人間好修行』,也就是人間才有佛可成,因為菩薩緣苦眾生,行菩薩道、體悟天下事,自然就能夠覺悟,這就是我們在人間學佛的路徑。

 
⊙『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這個大宅有這麼多人。又再做譬喻,『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
 
『堂閣朽故』。前面也解釋過,長者已經衰邁了。佛陀住世時,法很豐富,滅度之後的(五百年)時間內,還有真修行者,這叫做正法住世──有法、有修行、有證果。接著是像法住世(五百年),所看到很多寺院、塔廟,還有很多的佛像、佛經,大家都來翻譯佛經,經典很充足,全是在『正法』延續下來的『像法』。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了,真正『末法』現前,有修無證,修行也沒有很完全。
 
總而言之,現在這個世界中的佛法,真的被人類慢慢淡忘,正法已經看不到了。佛陀說,無為法永恆住在人心,因為人人本具佛性,三覺還是永住人心。我們要自覺,還要覺悟他人,這樣覺行圓滿,叫做三覺。所以,我們的時代,雖然名稱是末法,其實『真實法』住在人心。我們現在要很努力讓佛法在人間,人心能夠身體力行,自然『堂閣不朽』。希望壞掉的房子也能夠翻修,能夠更堅固,這個時候我們要用心。

 
⊙堂:無明火燻聚,喻燒宅相。若以依報喻身根,為諸根之所依止。

 
用譬喻的文字相來解釋,『堂』是譬喻『無明火燻聚』。無明火燃起,火與煙不斷地燻。
 
火災不只是火會傷人,煙對人體的破壞也很大。所以,火、煙聚集起來的時候,是譬喻燒宅的形象,就如現在世間大三災、小三災,已經開始慢慢會集起來,這個世界就像火在燒一樣,那個形象一直起來。
 
『若以依報喻身根』。我們人的依報是在這個世間地球上,按照人人各不同的依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族裔。有的在非洲,他們說的話我們聽不懂,他們的膚色與我們不同,歐洲、美洲人的膚色與我們也是不同,這是他們依報在那個地方。我們依止這個國土、這片的天地生存,這全叫做依報,是我們的『身根』。
 
『為諸根之所依止』。我們人人各有身體,如眼、耳、鼻、舌等等,會聚在我們的身根之中。

 
⊙堂:欲界生態依報,並名器世間,是名欲界。

 
我們的身根依報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在哪裡?『堂』又譬喻為欲界,這個欲界的生態依報,因為我們生在這個欲界之中,另一個名叫做『器世間』。
 
因為這個世間大地上,我們除了身體以外,要倚重很多的物資才能生活。這個『器』,是器具、物資等等。在這欲界之中所包含的、看得到的,包括我們的身體,天下一切一切的物質,全都叫做『器世間』,這也叫做欲界。
 
每天我們依賴著自己的身體生活;我們的身體依賴著眼睛看境界,看一切的事物;我們的身體依賴著四肢可以走路、可以工作等等。還有,我們的思想很複雜,所需要的是什麼?有的是自己身體、自己所有的愛欲,不論是男女之間的色愛,這個禍根就開始衍生出來。身心的欲念,貪無止境,造作了很多無明煩惱,這叫做欲界。

 
⊙閣:色界地水火風四大,以世界賴此支持故。

 
『閣』是指樓房,不是只有一間房子,它是層層的樓閣;『閣』譬喻是色界。
 
『色界地水火風四大』。我們的周圍,一切的器世間所依賴的是地、水、火、風四大調合,才有器世間的物質。一個杯子也是器具,沒有杯子就無法喝水,沒有碗筷就無法取食物;一個杯子、一雙筷子、一支湯匙,都是四大會合。這個杯子,它的本質是土,要經過水攪拌,做成坯,再經過火、空氣等等,四大調合才能夠成一件器具。
 
所以『以世界賴此支持』。依賴器世間一切的色──物質,四大會合才有東西。所以說來,佛法是包括這麼多的東西,無不都是法。
 
各位,學佛不是只『如是我聞……』就這樣讀過文字,叫做法,不是這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事事物物無不是法,我們舉手動足、起心動念,無不與廣大乾坤會合起來,無不在這個三界大宅中,在天地之間,在乾坤之內。我們應該更深入體悟佛法,只要三覺合一、二德圓滿,就能體悟天地之間萬物一切的道理。
 
我們人生所造作,就是在這個三界大宅中。現在這個大乾坤變成什麼樣,是人類的思想讓它變成這樣的境界。所以各位,我們學佛要很微細透徹瞭解,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