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20日】淨如琉璃心無量智

Community:
Branch:

『淨澈清澄如琉璃,蓮華泥中不染塵,恆持不動念堅固,大圓心鏡無量智。』

 
很美的心境吧!我們人人不就是期待自己的心境是這樣嗎?只要將心的欲念、煩惱、無明掃除了,原來的清淨本性就會顯現,清淨的本性淨如琉璃。
 
『蓮華泥中不染塵』。蓮花生長在泥中,但是不受污泥所污染,污泥反而成了蓮花的養分,讓蓮花更美、更盛開,蓮藕更大更嫩。這是互相成就;蓮花可以裝飾污泥,讓它很美,污泥可以提供蓮花養分。
 
菩薩入人群中度化眾生,人群供應給菩薩世間的真理。濁惡世中,人人都有苦,家家的苦難都不同。世間有很多人的煩惱結打不開,明明這麼簡單,卻那麼的想不開,明明這麼單純的事情,卻將它複雜化。人就是有這麼多的不同煩惱。
 
菩薩的心很清淨,智慧也很明朗,是因為『志玄虛漠』。他是自己甘願入人群中,因為這個大願,所以他的心很定、很靜。定力夠,心也很清淨,雖然他在濁惡世的人群中,卻不會受到這些煩惱污染,就像蓮花一樣。
 
在濁惡中,凡夫的心境是什麼樣的煩惱都有。常常說:『這麼簡單的事情,你們有必要那麼複雜嗎?』『哎呀,就是某某人怎麼說、某某人怎麼說。』就這樣,該做的事情,在時間分分秒秒中拖延過去了。這麼簡單的事情,有必要在那個地方說誰對誰錯嗎?不過,知道是知道,聽了法,知道不需要,不過我們的習氣就是這樣。
 
回歸到日常生活,總是感覺你這樣不對,我就趕快去告訴別人:『那個人說這件事情很複雜。』明明知道複雜,卻聽了話又再轉述:『他說很複雜。』很複雜的話才又回頭來說:『我的意思又不是這樣。』看,這種簡單的事情,製造出複雜的人事。這種製造複雜的人,他又搬弄起來,變得更複雜了。
 
在智者大師的時代,有一天,他的僧團中一位弟子匆匆忙忙來向大師說:『師父,我很想告訴您一件事情。』智者大師就說:『你這件事情,必須具足三個條件,你才可以講。』他說:『第一、你要說這個話,是不是建設性的話?』這弟子就回答:『這我也不太知道,這到底有建設性或沒有建設性?』
 
『第二、你要說的這件事情,是真實或不實?』他說:『這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是聽人家說的。』『第三、你要說的是好話或壞話呢?』他說:『真的是不好的話。』『若是這樣,你有必要說嗎?』弟子聽了之後,心想:『是啊,這種事情不說也可以。到底是真的或不實的,我也不知道。但這種不好的話,我又何必傳播呢?』各位,我們是否犯過這樣的習氣?
 
人生『五濁』,雖然在這個時代很嚴重,五濁惡世使整個人間動亂不安,卻都是從我們的煩惱、見解所造成。為什麼五濁在這個時代這麼熾盛?是因為我們人有很多不好的事情,不該做而去做、而去傳播;不是事實、沒有建設性的事情,又將它複雜化,大家卻都不明是非,因此才會造成了五濁、八苦。全都出自人的一個心念。
 
我們現在就像在污泥中,其實污泥中埋藏著蓮的種子,我們若能夠像蓮花那樣出污泥而不染塵,在人群中修行,入人群中淨化人心,這是我們學佛應該要實現的。
 
在迷途中要再走回來,必須經過濁惡的人群,我們要保持清淨的心念。而我們所發的四弘誓願,這一念心要恆持不動,念要堅固,永遠永遠保持著這念心。若能夠這樣,所有的污染也就完全掃除了,大圓心鏡呈現出來,這就得無量智。這種的境界,我們不是不可能,因為本來就有,只是我們現在要用功,將這面鏡子擦拭乾淨。人生,簡單就是最美,我們要用心下功夫。
 
前面經文說『供養無數佛』。因為舍利弗將來成佛後,那個國土的菩薩,同樣可以得到華光佛授記,輾轉授記,那些菩薩同樣會『供養無數佛』,同樣要經歷很長很長的時間來修菩薩行。這個『無數佛』就如同我告訴大家的,人人都是佛,對人人感恩、尊重,當他是佛來供養,大家合和互協,彼此歡喜,共同的力量來付出,這不就是我們每天在面對著佛嗎?所以,讓佛歡喜、互相成就、有心得,這都是叫做供養。

 
『供養無數佛,具足菩薩行,十力等功德,證於無上道,過無量劫已,劫名大寶嚴,世界名離垢,清淨無瑕穢。』這是前面所說的經文。

 
大家能夠不斷的供佛,不斷的具足菩薩道,不斷的將心清淨,生生世世發弘誓願的心不受染著,菩薩行不間斷,這就是『清淨無瑕穢』,心已經離了一切垢穢了。

 
接下來經文又說:『以琉璃為地,金繩界其道,七寶雜色樹,常有華果實。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神通波羅密,皆已悉具足。

 
這段經文講,華光如來的國土,全是菩薩所在的國土。琉璃為地、金繩界道,用寶物來莊嚴淨土,這是表現那個國土的豐富,表示菩薩的心地就是這麼豐富。
 
菩薩成就道業,也要靠人間這麼多的濁氣、無明煩惱的眾生,來增長菩薩的智慧,加強菩薩堅定道心。所以,心能富有,自然心地清淨。
 
『金繩界其道、七寶雜色樹、常有華果實』。不論是樹梢、樹根、土地等等,遍地皆是寶。這也是常常告訴大家的,凡事要善解。即使看到很不好的臉色,聽到很難聽的話,我們都能善解過來,還是感恩,沒有煩惱、沒有恨心。若能這樣,這些全是寶,到處都是寶。

 
⊙世間之寶,琉璃為地,金繩為界道線,表其報土之豐富。

 
『世間之寶,琉璃為地』。土地是世間最寶貴,菩薩的心地也是這樣,我們能夠在起心動念中,都能堅固這念心是最寶貴。
 
『金繩為界道線』。我們的戒律自己能夠守得好,就像以金繩來做界線。在眾生中付出,我們的心要有界線:戒、定、慧三無漏學;就不會受到眾生誘引,也不會越界,還是堅守自己的本分。在人群中,將戒定慧守護在我們的內心,外行菩薩道,這就是我們來生報土的業因。
 
前面說過了依報、正報。我們現在報土在人間,心地豐富,那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有在付出。所以,我們人人要保持心地豐富而且很清淨,將來生在什麼地方,都是很豐富。

 
⊙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如樹之根深不能拔云堅,物不變原態者云固。謂心念之不變不動也,守護一切眾生善根,令不斷壞也。

 
『彼國諸菩薩,志念常堅固』。志念的堅固,如樹的根扎得很深,不容易將這棵樹連根拔起,因為它的根很深。就如同要移轉我們已發的菩薩心一樣的不容易,因為我們的心已經很堅固。這就是我們修行已經下功夫,心念已經很堅固,不論什麼樣的境界都無法影響我們行菩薩道、入人群中的心念。
 
『謂心念之不變不動,守護一切眾生善根,令不斷壞也』。我們不只是自己心很堅固,還能守護其他眾生。我們將佛的法轉入自己的心,再將我們心念的法轉給其他的眾生。初聞佛法、初發心行菩薩道,難免遇到困難就很快退失道心。我們不只自己的道心要堅固,還要守護一切眾生的善根,令一切眾生的善根不要斷壞。

 
⊙神通波羅蜜,皆已悉具足:彼土清淨無染,以至善為寶;尤以菩薩立志宏願,堅固為念,精心六度通達到彼岸。

 
『神通波羅密,皆已悉具足』。若能夠這樣,華光如來那片清淨的土地,充滿了菩薩,是清淨無染的境界。現在我們的心地若能夠這樣,與華光佛的國土境界不就是一樣嗎?是一種『清淨無染』,是一種『以至善為寶』。尤其是『菩薩立志宏願』,就是立大願,這種的心念是這麼的堅固。
 
『精心六度通達到彼岸』。我們的心精進不雜,沒有雜念的心,只是向六度;六度就是六波羅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讓我們暢通無阻,『無量法門,悉現在前,通達諸法,得大智慧。』在眾生中,人人都是我們的一部經、一個法門,無量法門在我們的面前,門門皆通,成就我們的智慧,必定是要從六度行開始。

 
⊙『神通』即心神,謂靜心照物,知宿命記持,種種因緣分明,靜心對境定力,無有障礙,是名神通。

 
『神通即心神』。心神是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精神。精神要堅固,精神堅固就是心堅固,也是我們的心沒有雜念,這叫做精神。
 
『謂靜心照物』。我們的心若靜下來,大圓心鏡明澈,一切萬物都能映照於鏡中,但是這些境界不會沾染到我們的心。這樣就叫做神通,因為靜心照物。
 
除了知道現在的事情,又知道這些物質的過去是什麼,我們知道這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合成,所以『知宿命』,記得過去是如何。這不是不可能,只要我們的智慧通達。
 
『我和父母的因緣,我知道了。』這是宿命。因為過去和父母的因緣,我這次來投生,父母提供很好的環境,我知道是過去生和他們結很好的緣。父母知道這個孩子,『這個孩子很乖,我知道,過去就是結這分的緣,他是來報恩,我也要感恩。』不論是自愛或是去愛人,都是心懷報恩、感恩,這樣的結果在現在而能互相成就,這也是『宿命』。
 
『記持』。要記得,我們人人都有過去、現在,也有未來,我們必定要記得,現在的菩薩道一定要好好受持。所以種種因緣分明,靜心對境的定力,我們的心一定要很瞭解,『今天你對我這樣,過去一定有因緣,不要計較,感恩。』若能夠這樣,讓我們的心常常都很靜,對境,心的定力不受搖動,就會『無有障礙』,這樣叫做神通。
 
『神通波羅密,皆已悉具足』。那是我們剛才所說過『淨澈清澄如琉璃』,『大圓心鏡無量智』,這個前後會歸都在我們的心境。過程中的『蓮花泥中不染塵』,或是我們發菩薩心要堅持的方向,『恆持不動念堅固』,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