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秉慈運慧施教誨,啟智用悲拔眾苦,譬喻言說種種法,
『秉慈運慧施教誨,啟智用悲拔眾苦,譬喻言說種種法,真正的慈悲就是眾生平等。佛陀疼惜眾生如羅睺羅一樣,
慈濟教師聯誼會,我勉勵他們,要用智慧來看自己的子女,
若要能慈悲,心很開闊能包容,就是要有『慧』,
過去有一位企業家,生意做得很大,好幾個國家都有他的關係企業。
又經過一段時間,再來時,就告訴我:『師父,怎麼辦,
『唉呀,宗教信仰是各人的自由,只要她能入我們的家教就好了。
我就說:『人生最重要的是現在。任何宗教都一樣,只要是有愛、
他說:『有可能嗎?』我說:『你對這個家愛不愛?』『愛啊,
又過了一段時間,又在擔心。『你又在擔心什麼?』他說:『
所以,在那幾年的時間,若看到他,都是有煩惱。事業是做得很好,
這是一位大企業家的煩惱。這一段的煩惱、那一段的煩惱,
我去年遇到他的朋友,問:『某某人現在怎麼樣?』『
有一段這樣的佛教故事。一位老和尚要蓋寺院,請師傅來蓋,
這些弟子有怨不敢說,在那裡猶豫。這位老和尚看大家沒動作,
這位老和尚回過頭來又問:『誰要你來修行?你為什麼要來修行?』
各位,要修自己的心,外面所在做的,
我們要『啟智用悲拔眾生苦』。因為智就是分別智,
有時候會覺得,貪求無厭的人真是不可理喻。不過,還是同體大悲,
用『譬喻言說種種法』,就像那位老和尚,
修行者時時都要心安,種種的事情要善解,心才會寬,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舍利弗對能夠成佛很歡喜、很驚喜,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一點的懷疑,
這是真實的嗎?我真的能成佛了?不是有魔來擾亂我的心?
因為眾生就是根機不同,不得不用種種的因緣、譬喻,權巧來說法。
佛的心,看眾生就像他自己的兒子羅睺羅一般。三界如一大宅,
⊙佛慧運慈以種種緣,譬喻巧言說。今知佛昔日應機巧說,
『今知佛昔日應機巧說』,現在舍利弗知道了,『為實施權』,
知道過去佛所說的也是真實法,現在只是將這個真實法肯定下來,
⊙如今疑網斷除,方得其心安如海寬廣。舍利弗自述:
聽佛所說法,現在疑全都斷除,就像網子網住,
那時候,舍利弗的心才開始能安下來,如靜海之澄湛無波,
疑惑是很辛苦,就像剛才提起這位大企業家,他可以海闊天空,
⊙疑惑交絡譬如網。法華經方便品曰: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
《法華經》的《方便品》說『無漏諸羅漢,及求涅槃者,
大家來修行,佛陀所說的法,人人都是偏執,
人生無常、苦難偏多,我們都知道了,集來人我是非的煩惱,
我們的心門要開啟,用真實法,修真實行,那就是菩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