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30日】心地道場皈向大乘

Community:
Branch:

『靜寂心地是道場,慚愧發露誠懺悔;毫釐之偏差於千里,一念悟覺皈向自性。』

 
修行就是講究心,我們的心要時時顧得寂靜,心地若能寂靜,無處不道場。遼闊的心地,任何的境界來,都保持著這片心地道場寂靜。一整天的時間,什麼樣的人來,我們該做什麼樣的事情,對人說話,開口無不是法;聽來的聲音,無不是藏經。
 
雖然很多人我是非的聲音,我們的心若顧得住,這些都是藏經入心。我們要如何來解讀這本藏經?我們用平時早上聽的法,會合了虔誠的心,面對著芸芸的眾生,人人都有一本經來念,我們要如何回答他、如何解讀他,這也是道場。來的是藏經,我們聽的是法,要如何去體會這人世間的藏經?想不開的,換我們聽到的、瞭解的,為他解釋,這豈不就是道場嗎?所以在人群中,無處不道場。
 
甚至學佛者,時時要有慚愧心——慚自己、愧他人。我們到底學多少、懂多少?自己要瞭解,不要很自大。我們是不是這樣就停著呢?其實我們還可以向前進,不必自卑,也不必卑劣慢,我們要從內心瞭解自己,也尊重人人。
 
所以我們要知慚愧,發露懺悔。不要不如人卻不認輸,要常常自省:過去我是自大了些,過去我以為這樣很足夠了。不要有這樣的心。我們要趕緊縮小,有錯就要發露出來,不要放在心裡,發露才能夠改過自新。所以,要用很誠懇的心懺悔,懺悔則清淨。
 
這是我們日常對人、對事,要知道我們的心就是道場,任何地方無不是道場。我們要時時有這種心態,面對芸芸眾生,人、事、物,我們要時時用感恩心。『大藏經』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好的,我們要好好虛心受教;眾生有偏離,我們要用虔誠的心來指導他。我們應該要抱著這個心。
 
不要在這裡聽法時,『對啊!是這樣,要改,我要改。』離開了這個道場,又是依然故我,回到凡夫的日常生活,你有什麼事情,我要和你計較,計較到『我是對,你真的不對,你要認輸。』若這樣,離開這個道場去到外面就叫做『是非場』。我們心要顧好,否則毫釐之偏,就千里之差。
 
心,『一切唯心造』,正向,是我們的心,偏差,也是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必定心念要顧得正,在人、事、物中,不要讓心受了影響,不要有毫釐的偏向。毫釐的偏向,千里的差別。
 
所以,『一念悟覺皈向自性』。只要我們一念能夠瞭解、覺悟,『聽懂嗎?』『懂。』聽懂就趕快收入心來,銘刻在心版裡,這叫做皈向自性。
 
常常說這個『皈』字是反黑歸白,那就是離『非』而歸『是』。『是』就是道理,若不是,那就是偏路。所以,『一念悟覺皈向自性』,我們要如何將這個『大菩提道直』,直入我們的心來,這是很重要。
 
所以,『靜寂心地是道場』。只要我們的心地寂靜,無處不道場,無時不道場,來的人也是我們的藏經。我們要如何面對芸芸眾生?要『用法度』。
 
對人一定要時時抱著感恩、尊重、愛,才有辦法常常慚愧、發露。我們還是凡夫,一時心念偏差在所難免,若有了偏差,要勇於認錯,趕緊再走回正道,不要一直偏下去,這樣才是在法中精進。
 
要悟、要覺,時時覺悟之後,錯的就要趕緊回來,向正路走。所以佛陀希望我們能夠回向自性,將世間法成為佛法。

 
⊙『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前面經文說,『昔來蒙佛教,不失於大乘』。過去四十多年間,承蒙佛陀隨機逗教,眾生的根機差別,佛陀的慈悲,隨著眾生這樣循循善誘。佛陀諄諄教,我們聽法的人要孜孜學,真的要很用心,將法聽進去。因為佛陀所說的法『不失於大乘』,不論是人間法,或是出世法,佛陀都是以中道為主。希望大家先瞭解了一切因緣生、因緣滅的法。
 
緣覺和聲聞都是停滯在這個因緣生滅法,就這樣停滯不前了。其實還可以向前進,不是只有法說開,什麼都空了,其實空中還有妙有,要回歸真如本性。回歸真如本性,那就是康莊大路,這條路,佛陀已經久來就不斷地說,但是大家就只停在起點,沒有向前進,都還徘徊在小路走得通就好,不想要找這條能通達佛境界的大道路。
 
法是從佛陀的口中說,佛陀的聲音,能夠大家聽、大家理解,所以『佛音甚希有,能除眾生惱』。眾生,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應眾生的根機,有疑問、有煩惱,隨著他的覺性來接受,所有的煩惱都能去除,所以叫做『能除眾生惱』。
 
若是人乘的根性,他就知道『唉!人生不過如此,甭計較。』菩薩乘,他能斷除做人的煩惱。小乘的人,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其餘都是煩惱,也會懂得去除。所以,從佛口說法,能一一去除眾生的無明、煩惱。但是要看他的根機,大根機的人,大徹大悟大掃除,若是小根機的人,小知小覺,就漸漸去除。這都是眾生的根機,他聽了法,瞭解愈多,煩惱就斷得愈快。
 
『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我舍利弗現在通通瞭解了,過去的煩惱是漸漸地斷,瞭解人生一切無常,要斷苦集。所以『我已得漏盡』,煩惱都掃除了,現在要知道的,是回歸真如本性來。
 
漏盡,『聞亦除憂惱』,我這個時候完全都將煩惱去除,現在這個妙有、真如本性,在人群中不會受污染,這個法,現在正在進取中。這是舍利弗的心路歷程。

 
再接下來這段經文,『我處於山谷,或在林樹下,若坐若經行,常思惟是事。』

 
道場在哪裡呢?難道一定是在山林嗎?其實無處不道場。不過,當時隨佛出家,修行大多是在幽靜的山林中、樹林裡,不論或坐或走,他們一直就是在精進。佛怎麼說法,人世間如何的苦、空、無常,要如何將心清淨下來,這都是他們的課題,一直就是這樣在思惟。我們要知道,身心無處不道場,是樹林、靜處,或是語默動靜,這都是要我們思考天地萬物的法。

 
⊙身心無處不道場,是樹林靜處,語默動靜,若坐經行,常思惟是事:大乘菩薩成佛之道。

 
舍利弗也是這樣表達,他常常都在檢討自己:到底我修的行,和佛陀平時所讚歎菩薩大乘的行,到底差在那裡呢?佛陀所說的、我所理解的,世間萬物就是這樣的形象——『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就是這些法,還有什麼是康莊的大路?還有什麼是大菩提道直?要向什麼方向走?
 
聽到佛又在讚歎菩薩,說菩薩將來也能和佛一樣成佛,和佛一樣度化眾生。這種事情,佛陀為一大事來人間,『一大事』是什麼樣的事情呢?所以『思惟如是事』。他沒有體會到,一大事就是大乘菩薩成佛之道,他只是停滯在小乘法,所以無法瞭解那些發大心、立大願的菩薩,他們是用什麼心願來接受佛陀的法?所以『常思惟是事』。這個『是事』,應該就是大乘菩薩修行之道。這是舍利弗不斷這樣在思考。

 
⊙『鳴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所以『嗚呼深自責』,這是舍利弗慨嘆。『深自責』,自我責備是自己的心門沒有擴大,所以獨善其身,只求如何從無常世間轉為有常,如何讓自己轉苦為樂,如何保持心的清淨,只是停滯在這裡;不曉得菩薩那種與天下眾生為一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與眾生共同體的大我,這個大我的心胸,他們還沒辦法體會。

 
⊙鳴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舍利弗懊惱,自歎自責執滯於小乘智,失於大乘實法。

 
所以『云何而自欺』,這是舍利弗有這種的心,很懊惱。『嗚呼』,就是『唉!怎麼這樣,我過去怎麼這樣!』自責、自我慨嘆。時間就這樣空過數十年,這是很慨嘆、很懊惱的事情,怎麼不會早早就擴大心門,來接納佛陀的大乘法,入人群中。
 
因為自己就是『執滯於小乘智』,執著、停滯在小乘的智慧而已,所以『失於大乘實法』。這是舍利弗很慨嘆,過去的時光就是這樣浪費了。

 
⊙云何而自欺、自安於小乘法,不求大乘教,為是自欺輕蔑。

 
『云何而自欺?』都是自己騙自己,以為佛的法,我都瞭解了,佛的心意,我也都體會了。這就是自欺,以為自己樣樣都很知道了;這就是缺了慚愧,變成了自欺。
 
『自安於小乘法』,以為我樣樣都很充足了,我這樣就夠了,其他的法都與我無關,我顧守在這裡就對了。以為是這樣,所以自己就這樣停滯下來,不求大乘教法,『為是自欺輕蔑』,自己小看自己。
 
我們常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潛能。』但是舍利弗他就是要保持清淨,不願意和人群混雜,所以他自修,他認為,法全都懂了,以為這樣就是了,原來這是自欺。我們還有更多的法,我們還有更大的力量,卻是這樣畫地自限,這是自欺,輕蔑自己。
 
我們不要執著在小小的地方,這樣就滿足。我們要保持在『心地寂靜』這個道場裡,要『一念悟覺皈向自性』。所以思想、觀念不要偏差,毫釐的偏差就失於千里了。
 
就像舍利弗現在慨嘆、自責、懊惱過去自欺、看輕自己。其實這是很可惜,浪費光陰,難怪他會『嗚呼深自責』。所以,道理這麼明白在我們眼前,我們應該把握當下,及時向大乘法前進。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