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0月31日】善法潤心 育苗成才

Community:
Branch:

慈濟的教育理念,不只授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希望學生們砥礪品格。上人開示:「現代教育可不簡單,假如不很用心投入,其實現在孩子也不是很好教,需要家長、整個大社會、老師、還有社會人士懿德慈誠的合和互協。」(攝影者:許倪瑗)

【證嚴上人10月31日志工早會開示】
「的確,時間很快,我們的教育志業體要二十五周年了!」時光荏苒,1989年開始招生的慈濟護理專科學校(現已改制慈濟技術學院),是慈濟教育志業的起點。證嚴上人在10月31日志工早會上,讚歎整個教育志業,已為社會培育無數良才。 

慈誠懿德勤守護 異鄉求學感溫馨

「這二十五年來,我們人人很用心栽培社會人才,先有護理學校。在那一年,只有一百零七位學生,我們『懿德母姊會』成立,那個時候慈濟人(懿德)媽媽們一直一直在陪伴,後來加上慈誠爸爸,成為很完整的家庭,一個家庭可以照顧八個孩子,從那個時候一直到現在。」

慈濟的教育理念,不只授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更希望學生們砥礪品格,並有慈誠懿德會的志工,以父母心關懷學生們在花蓮的就學生活。

「常常都看到我們的菩薩們一群一群回來,每個月都有。有時候我會問他們『你們回來做什麼?』他們都會說『我們的慈懿會日』有慈大的,有慈中、小的。可見教育,不只是老師的教導,我們還加上菩薩們的投入,非常感恩!」

培育種子挑大樑 作育英才入醫療

慈濟的教育猶如一場愛的接力,在許多人無所求的付出下,只希望培育出有品格、有專業的社會棟梁。「關懷教育的實在是很多,愛的能量的接力,真誠教育培養出一粒粒種子,社會的棟梁,已經從種子變成大樹,挑大樑了。」

從二十五年前設立慈濟護專,繼之推動慈濟醫學院(現已改制為慈濟大學),多年來從這裡畢業的學生,也不侷限於慈濟志業體,在全臺各醫療機構中,都有他們的身影。

「看到我們醫療志業,有護理師、有醫師,很多的護理都可以散播純潔的白衣大士的精神。臺灣很多的醫院都有我們二十五年教育出來的學生,我們自己的醫療志業體也是不少人,也是自己都培養出來的,所以整個醫療的環境裡,會更純、更誠、更有愛。」

呵護幼苗善種子 行儀合齊印象深

已成棟梁的英才令人欣慰,尚待培育的幼苗也令人欣喜,然而呵護善種子也不容易。

「現代教育可不簡單,假如不很用心投入,其實現在孩子也不是很好教,需要家長、整個大社會、老師、還有社會人士懿德慈誠的合和互協。」

上人猶記,臺南慈濟小學剛剛成立時,學校剛剛招收了一批新生,當行腳來到學校時,孩子們心還未定;然而過了幾個月又再度行腳到臺南慈濟小學,卻發現眼前的同一批孩子,就像一群小鳳凰,讓上人印象深刻。

「我再去的時候,每一個孩子一年級的,都坐得很整齊,從後面看過去,整齊如一幕畝畝田,向前走從斜邊看過去也是一排排很整齊。每一個人的身體都坐得很直,雙手放掌都是放在小腿上。」

以工代賑汲取法 工地人文淨人心

愛的能量注入教育,可以讓善苗增長,注入心田也能滋潤心靈。在菲律賓獨魯萬、奧莫克及帕洛等地,慈濟透過簡易屋的興建,也帶動當地人認識、學習靜思語。

「看到大愛簡易屋已經一一完成,這以工代賑的人,天天都來個靜思語,以工代賑的工人菩薩都會集中在一起,愛的能量先吸收——(志工)先向他們感恩,唸一段靜思語,充滿愛的能量再開始工作。」

為了帶動以工代賑菩薩的人文精神,馬尼拉慈濟志工與慈青都一起投入,讓慈善工作不再是施與受的關係,還是相互教育、相互感恩的過程。「雖然是說因為災難而去,可是應該要說是教育,淨化人心,改善他們的生活,有個安身之處,有個安心的快樂,都是愛的能量。」

環保菩薩惜時間 全神貫注得歡喜

教育要時間累積,時間也能成就一切,然而每一個人都離不開自然法則,都會生老病死,所以菩薩珍惜時間,善用身體使用權。

「看到鄭梅仔,這一位菩薩是七十多歲,她說:『別人用走的,我要用跑的。因為時間來不及。』她的環保做得很用心,每一天都是搭早班車來到我們的環保站,都是第一個。」

環保志工鄭梅仔聽到上人常說「來不及」,就把握時間,全神貫注投入環保,從中得到歡喜,也感覺人生充實多了。

「她就說,『那麼多歲了,師父也常常說,時間是來不及,如果沒做是空過時日。』這都是她的人生哲學,她說每一次來到環保站總是很開心,如果在家裡閒閒沒事情做,這裡痛那裏痛,感覺很無聊。她風雨無阻,別人用走的,她要用跑的。」

不輕年歲環保行 兒孫護持愛凝聚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唐詩《金縷衣》中的詩句,顯示了時間比珍寶貴重的道理。高齡九十歲的慈濟志工李登山更有所感悟。

「我提起的那一位李登山,九十歲的老菩薩,他今年要受證了。本來八年前就要投入,只是自己一念心,「我這麼老了,還會有用嗎?」先是自己輕視自己,感覺老了沒有用,其實這八年多來,他投入在環保也做的很好啊!」

李登山老菩薩雖然年長,但慈誠勤務卻不輕易放棄,他希望做慈濟的心意,也獲得兒孫支持。

「他的希望是能被師父授證,所以他在慈誠、環保,他的任務都不輸人。他的兒孫都很孝順,孫子都說『阿公如果做慈濟,我們會挺你,會幫忙你。』兒子也這麼說:『只要爸爸健康,只要爸爸快樂,我們都會陪伴著爸爸一起做。』」

上人讚歎,這都是人生的好因緣。「這愛的能量能這樣凝聚著,我們的社會哪不平安,人人造福就人人享福,做環保也能做到那麼快樂,健康沒煩惱,真的是很開心,人生把握時間,做就對了。」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