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9月25日】恭敬奉養勤精進

Community:
Branch:

學法必定要『好修行勤供養,樂福田勤精進,身口意虔隨佛,深信受教奉行。』這是我們要用心。

 
每天我們都不離開修行,修行是我們的本分事,日常的生活中,舉手動步是修行,喝茶、吃飯也是修行,開口動舌無不是修行。我們若能每天在生活中都是『發心如初』,自然就『成佛有餘』。
 
希望人人既然發心修行,世間有各種的生態,我們所選擇的是追求真理、修行的方向,所以要時時『好修』──喜好修行。要很歡喜,時時用歡喜心追求佛法,這叫做『好樂』,就是『好修行』,常常很歡喜在修行。
 
修行就要『勤供養』。這個『供養』有三種。物質的供養,就如前面一段經文所說,建塔、造廟、雕塑佛像等等,或者奉花、敬花,供水果等等,這都是供養,是眼睛看得到的供養。
 
還有『敬』的供養,敬比物質的供養更重要。虔誠的形態,禮拜、恭敬,這是我們身形表達的供養,叫做『敬的供養』。
 
更重要就是『行的供養』。『行』,不只是就地禮拜而已,我們要依教奉行,身體力行,行在菩薩道中,這種『行的供養』。
 
所以,供養有分這三種。有形的物質供養,這是有錢就能買;但是『敬的供養』比物質的供養又更重要,禮拜、恭敬;而『行的供養』比『敬的供養』又更重要,這是學佛者不可缺少,必須自行、教他,為眾生付出,『三輪體空』無所求,這就是『行的供養』。
 
我們還要『樂福田勤精進』。福田,不只是有形供養的福田,我們還有『敬』與『行』的福田,所以必定要精進,身口意要很虔誠,隨順著佛所說的教法,『深信受教奉行』。
 
只要我們真正『發心如初』,道理就是我們的真如,我們的真如要去找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回歸入我們的真如。這樣就要用很多的方法來循循善誘,種種方法來回到我們的心。

 
所以,前面我們也有說過,『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這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表示如何供養。

 
我們人就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生態不同,所以使人心散亂了。不過,也是有心想要如何來供養。入佛塔、寺院,看到佛像,他雖然心散亂,卻也是要表態他的供養,所以『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這麼簡單,只要生起了恭敬心,輕輕舉個手,雙手合掌,點個頭,這樣也是供養。
 
有的人覺得:『我不是佛教徒,我去見你們的師父,若要我和你們一樣頂禮,我不行喔!因為宗教信仰不同。』但是,一起來了,大家在頂禮,他站在那裡也不由自己合掌、低頭行禮。看到人家這麼虔誠,他也有隨喜的心。只要有這念心,這樣的虔誠態度,也算是供養。
 
『以此供養像』,就是在佛像前,或者在僧伽的面前,這樣的合掌、低頭,這都算是供養。因為他內心有尊敬,所以『漸見無量佛』。
 
看看,『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舉手的動作,或者舉足動步,或者開口動舌,皆是由心動念。他的心若沒有動念,你要他合掌是不可能。因為他的心動念了,大家在頂禮時,看到佛像,雖然他認為自己不是佛教徒,站在旁邊,卻也不由自己合掌了。
 
就像我年輕時自己在修行,經常到山上撿柴或拖竹子,會經過佳民村。山上有好幾間教堂,有長老教會、有基督教、有天主教。從那裡經過,我也會站在教堂前面,向教堂點個頭,表示恭敬。既然是有宗教的教主,那就是他有德行,值得我們尊重。即使只是一個十字架,這既然是一個宗教信徒所尊重的,我們也要尊重,這都是從心起的恭敬。

 
⊙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舉手動作、舉足動步、開口動舌無不皆是由心動念,乃至低頭虔誠禮敬。相從心生,外表禮敬,舉手低頭動作,即是內心虔誠表敬供養;承此善因緣,即得漸見無量佛。

 
所以『相從心生』,我們的形態,這個相,那是相從我們的心生。有的人在頂禮,不是只有合掌,要五體投地禮拜。還有一種是真正的五體投地,整個身體都拜下去,這在藏傳的佛教,在喜馬拉雅山那個地方,有的人一輩子就是只繞那個山,就是這樣五體投地在禮拜。這也是從心生的虔誠。或者像我們是跪拜,這樣在禮佛,這也是從心生,這個相就表達出來。
 
所以說,『相由心生』,外表的禮拜,不論是我們的動作一切,都是內心虔誠所表達出來的供養,這都叫做供養,這就是善因緣。我們既然要學佛,我們要恭敬禮拜,這也是在培養善的因緣,這個因緣要不斷培養,種好因、得好緣。你動一念初心,要敬重佛法,所以你就是要禮拜、念誦佛的經典。所以前面也說過,誦經要唸出聲,很美妙的韻律,將每一句偈文唸出來,這是虔誠。這是我們的初發心,藉文字、藉聲音來表態我們的恭敬。
 
所以,『內心誠意表敬供養』,我們的虔誠,表態我們的敬心來供養,這全都是成佛之因。因為你一心向佛,而我們要學佛,所以我們用虔誠的恭敬、禮拜、歌誦,這全都是善因,成佛之因。也是造成這分的緣,我們能有這樣的環境,讓我們禮拜,讓我們讚誦經文,這全都是善因緣。若能夠這樣,就『漸見無量佛』了。

 
⊙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敬心奉養,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理心、憐惜之情、愛護的意思,即心是佛。

 
所以,『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這是我們的敬心奉養,我們用心來供養。供養的是敬心,『奉』就是恭敬的意思,不是說:『給你。』就把它丟過去;不是。東西要給人家,我們要捧高高的,這是表示尊重的形態。
 
看看我們慈濟人,那分『感恩、尊重、愛』,五個字在行動中都同時表達出來。那分的大愛無國界,不分種族,哪個地方有災難,人間菩薩對眾生還是恭敬。『你將來同樣會成佛,現在受苦難,我就在這個時候,藉這個因緣來供養。』抱著這種心,所以給他東西時,要彎腰、鞠躬、捧高高,這表示布施是一種供養。
 
所以說,這個『敬心奉養』。對長輩,也是『奉養』。我們侍奉長輩,就是要用虔誠的心奉養,不是說:『幫你準備好了,你自己去吃。』同樣是在養父母,但是這樣的態度,這有在『奉養』嗎?不敬!若是養其他的動物,『快來,快來,很好吃。』還摸一摸牠的頭,甚至抱到身上。但是對父母,竟然說:『準備好了,你自己去吃。』這就只是養而已,沒有恭敬。不敬,跟養動物有什麼差別呢?
 
所以對父母,或者對師長,都要用恭敬心。對平輩也一樣,布施出去都是用恭敬心,何況對我們周圍的同修者,也要恭敬心。對我們的長輩者,更要奉養。這個『奉』字,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就是很恭敬的心去付出,這叫做『敬心奉養』。
 
我們對長輩、對師長,要敬心奉養。以前的人當學徒,必須幫師傅做事,三年四個月,幫忙打掃家裡、燒茶水等等,雜事很多。以前的人要學師傅的功夫,就要去親近、奉事,何況我們要求佛法,要成長我們的慧命呢?我們希望道理能夠入心,所以就要用這種恭敬、親近、奉事,這分態度。
 
若是對晚輩,我們也要有同理心;或是在救濟、幫助他人,我們也要有同理心,要有尊重心。這種同理心、憐惜的情,這一分心就叫做『愛護』。
 
看看我們慈濟人,看到老人就趕緊去攙扶,這是我們在幫助的人;不只是攙扶,還要幫他洗濯、清掃房子等等,這就是同理心。雖然我們是幫助他的,看到這樣的環境,將心比心,所以會幫他清掃得很乾淨。用這個同理心,我們來憐憫、疼惜他,這就是愛護。你愛他、你保護他,這念愛護的心,即心即佛。
 
我們若能常常用這念心,對上奉事,對下有同理之心,有憐惜之心。同體大悲,就是同理心——他的感受、我的感受,合而為一體。我們要怎麼樣的生活,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感覺,對方就是同樣要這樣的生活、要這樣的感覺,他與我們一樣。
 
他的痛苦,我們也要有這分心,與他一樣,『這種的環境苦不堪』,他無力去整理,我有力,我要將環境整理到我所要的乾淨程度,這樣來給他。這都叫做同理心,這叫做憐惜之情。用這分愛來保護眾生,那就是佛的心,佛心是大慈悲心。
 
各位菩薩,學佛本來就是為眾生而付出,所以我們必定要有這分用愛、用敬之心,這對大地眾生與佛平等的這個道理就會合了。這個心會合,佛、眾生都平等,這就是道理。這就是我們的心,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就是道理,我們本性的道理——佛與眾生平等,我們如何去付出,這樣就對了。
 
所以,『發心如初,成佛有餘』,我們要顧好這念心,『好修行勤供養,樂福田勤精進』,這都是我們心中所表達出來的所有形象,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