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02日】當精進證最後身

Community:
Branch:

日出日沒,從天亮到夜晚,從夜晚休息又將天亮之時,我們較早起床的人,若多用一點心,就能知道日出日落的時間,能瞭解天地運行的氣氛。
 
在外面站著,看,慢慢轉身,走進門之前,看到樓梯的造型窗,看出去有竹子的影,透視了長長的走廊。看到走廊的盡頭,心一念:是啊!時間再如何長,都跟不上天地之間的時速。回過頭,走廊的廊道,無論多深還是有盡頭。人生是這麼渺小,尤其是我們所看得見的是那麼的短,並不深,距離並不遠。這些,我們到底怎麼不懂得趕緊把握早起的時間,要趕快精進啊!
 
生命中的時速,我們要好好把握。看到天地之間的時速,其實我們的生命,呼吸之間,何其短暫。想至此,就要趕緊時時調伏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的心很容易會『增上慢』。『增上慢』就是我們修行者的障礙。修行的人若有『增上慢』,我們就無法再向前前進。

 
⊙增上慢、不信,四眾通有;但出家修道行者,未得謬以為已得,因之而起增上慢。

 
平常人一樣有『增上慢』,一般凡夫全都有,修行者也是有。『增上慢』與『不信』,不懂得徹底受持正確的法。難遇的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既然遇到了,遇到了正法,我們應該要相信。偏偏我們就是有『增上慢』,自我障礙,不懂得再進一步用心去信受奉行。我們就是差了這一點,這一點就是我們最大的障礙,起自增上慢與不信。
 
『四眾通有』。學佛者,四眾,在家二眾、出家二眾,多數人都是有增上慢與不信,這種自我障礙的心態,多多少少,四眾皆有。
 
不過,出家的人,『修道行者』,我們在修道,要修什麼道?菩提道。我們既然發心修行,就是要走入菩提道。這樣的人,他一直在瞭解佛法,一直要走在這條道路上,才走上去,開始心就會生起了自大、我慢、增上慢,『未得謬以為已得』。『謬』就是錯誤的瞭解,以為自己全都得到了,因此起『增上慢』。所以,這念心我們要時時提防,自我警覺。
 
你每天聽,聽得都是差不多同樣的法。但是,我們聽過之後,有記在腦海中嗎?有銘刻在我們的心版中嗎?我們的心與腦中,是不是還記得聽過的話呢?聽過的法,是不是句句瞭解,句句記得,有記得嗎?光說昨天、今天,我們到底聽過的有多少?記得的有多少?何況我們瞭解的又有多少?而我們做得到的又有多少?
 
我們若能自我反省,法到底留在我們的心,沒有讓它漏掉的,能夠停於我們的內心,又剩下多少呢?我們若能時時反省,縝思念之,哪怕是走在菩提道上,雖然望過去的路還是遙遠無窮盡,只要我們肯一步一步向前前進,不要停住,走久了,盡頭也會到。
 
只要我們將心照顧好,漏掉的,忘記的,不過我們的方向若正確,這『增上慢』的心就不容易產生出來。
 
有了『增上慢』,那就是最障礙我們的道,所以佛陀說『此非佛弟子』。我們若自己障礙,『未得謂得』,自謂已得,像這樣的修行者,佛陀說『此非佛弟子』。大家要將這句話當成很嚴重的話哦!
 
感覺佛陀實在是說很重的話,我光是經文至此,我就一直自己感覺很慚愧、懺悔,到底我是不是有資格為佛的弟子呢?我是不是有到羅漢、辟支佛的境界,還願意向前前進,有到這樣程度嗎?若是不能,就非佛弟子,何況稱得上是阿羅漢、辟支佛。
 
我們四眾弟子,人人要謹慎,否則『增上慢、不信,四眾弟子通有』,全都有。所以我們要自己從內心好好預防著,不要讓『增上慢』浮現於我們的心,也不要讓它入於我們的見解中;見解中所有的,要趕緊將它去除掉。
 
所以佛陀說:『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
 
⊙『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這些非佛弟子,他稱為比丘、比丘尼,稱為已得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以為已得了,是『最後身』。
 
『最後身』,那就是我們修行的盡頭。以為我這輩子修行,已經修到究竟涅槃的境界,『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為我就得到了,我就不需要再向前再求什麼。其實向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是我們所要求,所要得,所要證的境界。不過,這些比丘、比丘尼以為已經得了,就沒有再志願向前到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要知道,『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若是這樣的人,這些都是『增上慢』人。我們大家要自己好好反省、思考,我們到底有沒有發願,有願意要再向前前進嗎?我們是不是有想,想我們已經瞭解很多了,是不是有這樣的念頭呢?瞭解很多,就不需要再聽了,不聞了,也不需要再知道多少,該知道的我都知道了。我們自己試問自己看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嗎?
 
別人若問你:『你今天怎麼沒有出來聽經,今天怎麼沒有出來早課?』就說:『我昨晚沒睡。』為什麼昨晚沒睡?那當然是煩惱心重。所以這是自障礙。若問說:『你怎麼沒有出來聽經?』就說:『我都差不多瞭解了。現在這段經文,我看了就知道了。』若是這樣,也會影響別人,『對啊,你看了就知道,我看了也知道,所以你可以停,我也可以停。』這是自障、障人。這樣的人,你們想,是不是『增上慢』呢?
 
何謂『最後身』?就是『生死界中最後之身』。生死界,就是在六道,甚至九界、十界。九界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天、阿修羅、人、地獄、餓鬼、畜生,這樣總共是九界。包含佛在內,叫做『十界』。要到佛的境界,才是叫做究竟涅槃的境界。
 
⊙是最後身:謂生死界中最後之身。阿羅漢及等覺菩薩之身也。於最後生,未成佛前,名最後。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光是聽。佛陀時代,聽了四十多年,這樣就能了脫了嗎?在這個生死界中,這輩子豈是最後的身軀呢?我們最後這個身體,同樣在生、老、病、死,我們這個身體的盡頭就是死。死,佛法修行者叫做涅槃。涅槃,其實是已經到了清淨無染污,『靜寂清澄』的境界,這叫做『寂光土』,都是光明無污染的境界。
 
修行,以為我這輩子已經都得到了,我捨這個身體就入涅槃的境界,有這麼容易嗎?我們還是在由不得自己,捨了這個身體,到底未來的緣在哪裡?我們都還不瞭解。相信佛陀的時代,那些『增上慢』人,『未得謂得』,自以為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的那些人,相信他也還不知道他的來生是要到哪裡?卻是起了這種心態。想,這就是叫做『增上慢』。
 
『阿羅漢及等覺菩薩』。阿羅漢就是斷了生死,他的涅槃是還未完整的涅槃。大涅槃,那就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才能通徹宇宙萬物,知道我在何時,應時、應世、應人、應機而來人間。但是,阿羅漢獨善其身,他沒有那個願心,他沒有要應時、應機、應世來人間。就是獨守著。這不是圓滿的涅槃。『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也還未很圓滿。
 
未成佛以前的人,就是說還未覺悟到最等覺的人,還是未能稱為『最後身』。『最後身』就是,捨去了這個身軀,就是已經很圓滿,證圓覺;那就是成佛之前的身體,再來就是成佛。
 
釋迦牟尼佛的過去生,他的『最後身』再來到人間已成佛,所以已經是成佛,他來去自如。所以,我們若是以為我已經是『最後身』,我就不必再求了,不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的音譯。它的意思很深,不好翻譯,舊譯叫做『無上正遍知』。『無上』,沒有比這個覺悟更高的境界,就是佛的覺悟,沒有比佛的覺悟更高的境界;而且『正遍知』,很正確、普遍,無處不知,無處不正。所以『真正遍知』,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所有所有的真理,沒有比它更透徹的智慧。這是舊譯。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舊譯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新譯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
 
新譯也是差不多。新譯是我們平時常常說的,『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就是同樣是『無上正等正覺』,普遍,都是很正,而且平等。此處就是說平等,新譯又再增加這個『平等』。
 
眾生皆平等,『蠢動含靈皆有佛性』,不只是人,就是一切有生命,動物生命,這全都是平等,所以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這個新譯,就是加上了這個意,『心、佛、眾生都是平等』。所以,新譯就是『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這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人人要追求的。
 
所以『此輩』,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增上慢』人,為什麼(經)文一再浮現出『增上慢』呢?『增上慢』就是未得一乘法。還沒有得,但是都自以為已得已證。
 
⊙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增上慢者,謂未得一乘法,自謂已得。未證謂已證,未得謂已得,皆謂增上慢人。
 
『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此身為生死最後身,故名為『最後身』。有嗎?我們還沒有。
 
⊙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此身為生死最後身,故名最後身究竟涅槃。

 
不只是我們現在,不要說『我都已經得到了,我這個身體是最後。』我們還有無窮盡的來生來世,最後這個身體,未來的身體到底是何種身體?『一失人身,萬劫難再。』是不是這個身體呢?我們若失去了人身,我們就跑到何處呢?
 
人身,在六道之中才一道而已。生為天人,會無佛法可修。生為阿修羅道,有天福,無天德,是失德。若是生在地獄,苦不堪。若生於餓鬼,就活不下去。若是生於畜生道呢?這個『最後身』會是什麼呢?是不是失去了此身軀,在人道以外的其它道呢?不可啊!
 
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這個身,要常常來人間為人身,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唯有人間有佛法可聽,唯有人間有佛道可行,所以要發願保護我們的人身。但是,最重要的,要保護我們這一念心。來人生,有人身,若不懂得要聞正法,行正道,若是一失人身,在其它的道受苦輪迴啊!
 
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照顧好這念心,好好疼惜我們這生的身,身心要好好疼惜,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