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4月16日】開佛知見離垢清淨

Community:
Branch:

『佛陀久默斯要,今經說之。二乘難信難解,盡行所學之深,勇猛建志之深,精修積德之深。』

 
 
也就是要告訴大家,『佛陀久默斯要』,這最重要的法,佛陀從覺悟那個時刻開始,就要將這心得和大家分享,卻是瞭解眾生根機不堪接受,所以佛陀久默,就是將此法還是保護在內心,無法一時間完全讓大家瞭解。因為,人家無法瞭解。
 
大家是否還記得,佛陀出定之後,他一直向大家說:法很深、很廣,他盡過去無量劫,親近過百千萬億諸佛,這樣盡形壽所學之深。因為他親近過這麼多的佛,時間之長,空間之大,諸佛之多,所學的法當然就是很深了。
 
尤其是『勇猛建志之深』。他能夠接受這麼多佛的教法,生生世世都是勇猛精進,建立他的志願,志願堅定,絕對無異。所以『精修積德之深』,又是很精進,又是很用心在修行。不只是為自修自得,還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這叫做積德。他造福人群,親近無量數諸佛,吸收很多法,同樣為人群生生世世付出,所積的福德之深。
 
累積這麼長久的時間,奉行那麼多佛的教法,身體力行,生生世世在濟度眾生。你們想,這個法,這一乘無上甚深微妙法,這種體會,豈是二乘之人有辦法接受的呢?所以,佛陀明明知道人人本具佛性,直接告訴大家,大家就是難信難解。所以佛陀才會『久默斯要』,這麼久的時間只是放在心裡。
 
但是,四十多年過去了,現在《法華經》必定要說,所以『今經說之』。《法華經》完全要說出佛陀生生世世累積修行的因緣,要來教導眾生。『今經說之』,現在這部開始要向大家說了。
 
所以,現在再接下來這段(經)文:『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
 
因為前面那段(經)文說: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現在這段文就是回答,自己又回答,說:諸佛世尊是為了『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因緣,就是要開示眾生佛之知見,這是佛陀來人間最大的目的,所以說『欲令眾生開佛知見』。要讓眾生大家心開意解,能夠瞭解我們原來與佛有同等的真如本性。
 
佛陀他所瞭解的到什麼樣的程度,當然佛陀要用耐心、細心、慈悲心,詳細來解釋,希望讓人人瞭解佛陀的所知所見。
 
二千多年前,佛陀就說,宇宙之間有無量數的世界。無論它是什麼世界,我們現在只能用科學來證實。天氣好時,抬頭看天空,點點的星光裡面,每一小點裡都有它的世界。它有陸地,雖然那個地方還不適合人住,空氣稀薄,可能還沒有水分,在那裡有生命的條件還不夠。不過,現在的科學已經能夠證明到這樣。佛陀的時代還不是科學發達,卻是佛陀就開始說了,宇宙之間無量數的世界,無量萬億。這佛陀的智慧,他的知見已經到這樣的程度了。
 
所以,佛陀要來讓我們大家瞭解,『欲令眾生』,佛陀唯一的心願,那個『欲』字就是他的心願,他的心願就是要令眾生人人都能開解,能瞭解佛的知見。不只是佛有這樣的知見,常常說過,『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若是接近佛心,那個知見會愈瞭解,瞭解佛陀的知見,瞭解佛陀看的東西裡面包含的道理,我們就能夠愈接近,所以這叫做『開佛知見』。佛陀他的心願,就是希望我們眾生的知見能和佛平等。
 
『使得清淨』,就是我們要如何能開佛知見。因為眾生人人心中有煩惱,煩惱就是無明,無明遮蓋著,如何能開佛知見呢?所以,要能和佛一樣的知見,必定要清淨,我們的心要清淨,無明要去除。我們內心若還有無明,這樣要接近佛的見解,那是很難了;不是無法接近,是我們的無明還未掃除。只要你掃除了無明,我們必定是接近佛的見解,這就是清淨。
 
佛陀用種種的教法,只是一個目的,希望人人去除煩惱,將我們的內心清淨,滌心垢,洗滌我們心靈的垢穢,改變我們的習氣。習氣改變,就是表示我們心靈的垢穢有清除。你改多少習氣,就是清除多少無明,所以我們日常生活實在是很重要。
 
前面已經說,世尊在人間的目的。『世尊』,我們常常說『世尊』,好像是佛的名。佛就是大覺者,你若沒有大覺,也沒有資格稱為佛。佛自覺、覺他,已經是覺行圓滿,所以稱為佛。除了稱為佛,佛具萬德,乃是世間之至尊,所以佛又有一個名稱叫做『世尊』。
 
 
⊙佛具萬德,乃是世間之至尊者,故稱號世尊。
 
 
佛受世間所尊敬,所以稱為『世尊』。
 
再來,『開佛知見』。世尊來世間只為一大事,就是『欲令眾生開佛知見』。這就是佛陀,世尊來人間的目的。『開佛知見』就是『為使令眾生了知,照見諸法實相,佛之法性智慧』。
 
 
⊙開佛知見:佛為令眾生了知,照見諸法實相,佛之法性智慧。
 
 
他就是要開佛知見,希望眾生能明明了了,非常的清楚,智慧的光明能照見諸法實相。希望我們去除無明,無明去除才能智慧之光照見諸法。就如夜晚,就是地球背著太陽,若是順轉照到太陽,那就是白天。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同樣是一念心,我們若是背道……。為何會背道呢?因為遮蓋了智慧的光明。你為何會遮蓋智慧之光明呢?是因為我們有無明在。所以,除非你將無明去除,這樣才有辦法見諸法實相。
 
『了知』就是明明了了,很清楚,很透徹,才能見到諸法實相。諸法實相是什麼,大家還記得嗎?是真如本性。所以『佛之法性智慧』,這法性智慧是諸法實相。我們若能法性智慧現前,諸法實相自然明明了了。
 
所以,佛陀來人間,就是要使人人能瞭解,法就是我們的,我們若不用心,哪怕是聽多少經,還是沒辦法體會、瞭解。所以他說開示眾生佛之知見。佛陀來人間一大事,就是一件大事情,只是要開啟眾生瞭解佛的知見,『使得清淨』,『離諸惡行之過失』。
 
 
⊙使得清淨:離諸惡行之過失,斷諸煩惱之垢染,是謂清淨,即障盡解脫,離垢清淨。
 
 
我們要如何才能清淨呢?我們大家好好自己反省,經是這樣聽,行是這樣修,但是我們是不是有遠離呢?什麼叫做諸惡行?起心動念,光是人與人之間,張三、李四,我對誰不順眼,這就是惡行。因為你的內心對人起了那分惡感,這種惡感就是惡行。因為心行惡,對任何一個人的身上起了那一分惡感,我們的心行就已經有一個惡行在了。
 
你對這個人若有惡感時,就斤斤計較:我要教育你,看你怎麼辦!用這種方式,人還未讓你教育到,我們自己的惡感、惡行就已經產生了。所以,我們人與人之間要如何度化、教化,再頑劣的眾生,我們都不能在他的身上起惡感、惡行。那個惡的感覺,我們的內心,心行就建立了,這叫做惡行之過失。
 
我們自己好好想一想,我們有沒有,人與人之間有這樣惡行的過失嗎?若有,『斷諸煩惱之垢穢』。我們若要清淨,這些煩惱垢穢要趕快及時斷除。
 
『垢』就是囤積下來的。『染』是新的,過去沒有的,現在又開始有,這叫做染。過去囤積的事情還未消,現在又多新的一項,在我們的心裡新舊累積,這叫做垢染。我們要『斷諸煩惱之垢染』,要趕快斷除,『是謂清淨』,這樣叫做清淨。
 
即是『障盡解脫,離垢清淨』。我們若能常常懺悔,趕緊煩惱斷除,這樣我們才不會再受三障煩惱,貪瞋癡等等的煩惱來障礙。我們若有煩惱障礙,就容易是增上慢的人;增上慢的人就無法接受法。所以我們要清淨,要斷除煩惱,時時懺悔,這樣才能清淨,障礙才能去除,我們才能解脫,否則我們的心常常被這些煩惱綑綁住。我們要離垢穢,清淨,這是佛陀來人間最大的目的。
 
各位菩薩,我們學佛真的要用心學。佛陀是為一大事因緣,目的就是要來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用心良苦,請人人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