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1月27日】以善脫貧 以愛致富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移民遷村、助學養老,我們都做到了,更重要的還是安身心,已經十多年了,讓他們遷居下來,讓孩子去讀書。看到他們改變了人生,窮困的歷史,將它翻轉過來,脫貧致富。」(攝影者:李黎鐘)

【證嚴上人1月27日志工早會開示】
莫三比克南部洪災持續擴大,因南非長期豪大雨而造成林波波河(Limpopo)氾濫,滾滾洪水淹沒與南非交界的莫三比克,預估已有逾七萬人受災,「水漫延著,從莫三比克南部一直到中部……更令人擔心的,除了洪水成災以外,南非有一村落養殖鱷魚,一萬五千條的鱷魚趁機脫逃,因為水淹,大家已經無路可逃,爬到屋頂上,但是還有鱷魚再包圍著,這一群受災難人,那種心靈的驚慌,真是看了很不捨啊!」

證嚴上人於今日的志工早會上,提及莫三比克農民的生活原就相對較貧困,如今田地遭沒、莊稼全無,水退之後的生活更是令人堪憂。

於心不忍籌力量 脫貧之路展曙光

環境限制加上後天資源缺乏,許多地區的苦,成為時代難以改變的包袱。上人回想起貴州,1997年時,貴州因人口多、田地少、農業技術不發達,加上不時有暴雨、冰雹、乾旱等天災,特別是當年的夏末至隔年的大災,更是讓農產減少,鄉民生活困難。

「開始去勘災,回來報告的,所看到的,真的是窮,他們所住的房屋,不敢想像如何住人,所以我們開始,籌備緊急救災救難物資,一次一次地一直投入,每年,冬令救濟等等,了解了也是不忍心,於是開始規劃著,如何改變他們的苦,如何讓他們脫貧。」

從災後陪伴關懷,加上獎助學金發放,慈濟志工的默默付出逐漸讓當地領導更加認同。2000年慈濟在當地領導的協助下,於羅甸縣董架鄉田壩村抹尖援建慈濟新村,2000年動土、2002年啟用,共有13戶貧困鄉民從地勢惡劣、環境資源有限的山區遷出,從木造危房搬入耐久磚房,終於展開安居、安身的新生活。

「那幾年間,很用心,一路走過來,真的是很辛苦……貴州本來就是多山,常常說『八山一水田』,可見農耕非常的困難,當地形容『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兩銀』,這都是對貴州的形容,每一次去冬令救災的報告,愈聽愈不忍心,所以我們還是爲他們找出,可以遷村移民的地方。」

就地取材克萬難 扭轉歷史的困境

貴州的苦,上人不捨,但更盼望能扭轉這歷史的困境,上人感恩慈濟人的奔波溝通、找地規劃,再加上興建時的就地取材,種種歷程皆是克服萬般困難,但是當鄉民們遷入後,生活的轉變,更讓人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上人感恩地說,「人的心念一切唯心造,只要有這一念愛心,即使是在山上那樣貧、那樣困,我們就爲他們想盡辦法……有的人救急不救貧,不是!我們應該要專心救他的急,同時還要找機會讓他『脫困』;不只是『脫困』,還要讓他『脫貧』;不只是『脫貧』,還要讓他『致富』,這才是真正的從根本的幫助。所以,『苦既拔已,復爲說法』,這都是在《無量義經》裡佛陀對我們的教育。」

上人叮嚀,救急不是不能脫困,即使難為也要能為,只要有心、只要有菩薩精神,要脫貧、脫困甚而致富,不是不可能!歷史上的今天,2002年1月27日便是董架抹尖慈濟新村啟用的日子,如今村民們安居樂業,生活大大改善;而自董架鄉之後,慈濟也陸續在五個鄉進行扶困遷村計畫,已讓近四百戶鄉民改善生活條件。

萬手相連拓荒路 脫貧致富不是夢

「移民遷村、助學養老,我們都做到了,更重要的還是安身心,已經十多年了,讓他們遷居下來,讓孩子去讀書。看到他們改變了人生,窮困的歷史,將它翻轉過來,脫貧致富。很感恩這十多年的路並不好走,但也已經走成了平坦,真的是功德無量,當然要有菩薩群,願意這樣來來往往地關懷,力量就是一手一手,百手、千手、萬萬手的合起來,看到他們的轉變很令人感動!」

上人感動鄉民的自立自強,也感恩慈濟人的大愛付出,以善脫貧、以愛致富,心靈的善與美回盪在貴州的山巔水涯間,「總而言之,很感恩,在貴州不是做不到,只要人人有心,好事就可以做得到。歷史的窮也可以脫貧致富,感恩啊,我們也虔誠爲他們祝福!」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