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平淡的幸福

Community:
Branch:

撰文者:翁詩盈    

邁入人生第七個十年,歐慈京體認到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她將物質的享受,化為清淡的生活,利用時間累積善業,體悟人生真諦;這即是清平致富的之道。

她認爲:平淡幸福或辛苦庸碌,都在一念之間,全取決於個人對人生與時間的態度。 

左圖:歐慈京為人不計較,唯一精打細算的是生活上金錢與物質的用度。 (攝影者:翁詩盈)

五十年代,經濟普遍不寬裕,很多家庭在日常生活的消費總節約不浪費。一九四九年出生的歐慈京,在經濟拮据家庭中長大。八兄弟姊妹,她排行最小。一家十口,靠着父親微薄收入,生活並不好過。父親早逝,哥哥與姊姊年紀輕輕便出來社會打工賺錢,幫補家用。

「偶爾有一餐湯麵,一道菜湯,已是我們最好的恩賜了。粘在鍋底的飯皮都不浪費,加入開水就成了稀粥,再配醬油、菜汁,就是豐富的一頓飯。」五十年前的鮮活回憶,逐漸被揭開。

上學後,所用的文具不隨意花錢買。「寫字的鉛筆用到剩下短短幾公分,也不捨得丟。套上原子筆蓋,只要手還握得住,都繼續使用。」從大愛電視中,看到甘肅省孩童教育資源匱乏的現象,鉛筆用到只有短短一公分還在寫,勾起了慈京兒時的苦日子……

不到二十嵗就踏入社會工作,細細計算五十年來曾從事的工作:「舉凡有錢賺的活兒都嘗試;大概換了十多份吧!每一份工作沒帶來優渥薪水,不是過着大富大貴的生活,心境卻自在、快樂。從不認爲自己不夠錢用,清楚掌握經濟能力,賺多少花多少。『量力而為』尤其重要,才不爲一時之欲盲目花錢。」

承襲父母勤儉節約的觀念,加上小時清苦環境使然,過簡樸生活是自然而然的事。「回歸自然,遠離奢華是我理想的生活素質。」慈京以篤定口吻説道。

花花世界的繁華奢靡,都不為所動,似乎仍緬懷着小時在鄉下苦實、淳厚的寫意生活。生命在歲月中衰退,少了對物欲的追求,慈京更期許慧命可在精進中成長。「不只衣、食、住、行上克勤克儉;克制自己,珍惜分秒精進,亦是本分事。因人生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

如今走過了大半生;她説,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善用時間付出、精進,從中體悟人生真諦;將物質的享受,化為清淡的生活,既是清平致富的人生。

聞法入心,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禪。

「宇宙之間,自有規律的秩序;所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修行人尤其必須與太陽競賽,天將黎明就得起床,絕不能比太陽晚起。因時間是永遠抓不住的!」證嚴上人殷殷叮嚀,慈京銘記於心。

清晨天未亮,時間不到六點,她已抵達靜思堂,展開一天的生活。雙足延着階梯,輕盈腳步往佛堂方向而上。第一個任務,既到佛堂拈香供佛。

爐中沉香裊裊上升,化成朵朵祥雲,遍滿天地之間。「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虔誠唱誦聲悠悠回蕩,時間一到,慈京參與禮拜《法華經序》,三年來不間斷。「精舍常住師父每天上早課,既然選擇修行的生活,也期許自己晨起拜經做早課。禮拜後聆聽《靜思晨語》,天天攝收上人法語, 洗滌心靈污垢,才能時時刻刻保持清靜無染心境。」

「上人說,生命有限,慧命永存。慧命得自己努力耕耘,別人無法取代。學佛者是聞法入心,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有禪。」慈京説,既然這是學佛者應具備的情懷,就要腳踏實地。

她是個有規律的人,決定了的事情,無論多困難,都義無反顧地去實踐。累積多年學佛經驗,改變最多莫過於「學習放下」。

「我的人生沒大幅度起伏,平平淡淡地。從不為五斗米折腰,庸庸碌碌過日子。然,苦是人生真諦。即使在順境中仍會遇到很多苦。小小煩惱每天累積起來就等於『大煩惱』。」慈京坦白説道,過去十分在意別人看法,對人、事、物很敏感,容易被境轉,看不開。

「難受憋在心裏未能抒發,讓自己很辛苦。直到接觸了慈濟,受到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智慧法語的影響,才學習去面對……」慈京笑道,本身規律的性格,促使她在日常生活中處理起事情總井井有條。比如說,自己很愛整潔,只要身邊人稍無法達到心中要求時,就很煩惱;心境根本無法安定下來。

「後來無意中看到了靜思語--『不要做一個被人傷害的人』、『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原來轉個角度看世界,別有一番風景,實在無需太執著。不管逆境、順境,一切只是觀念而已。」

「從前遇到逆境,人事不和諧,就認爲很苦,現不再這樣想。打從心裏感恩踫到不如意;因人生有鏡磨,才會成器,智慧就由此生起。」如今讓慈京再遇到同樣人事問題、意見不合的狀況,處理方式相比從前已大大改變。

「不再執著那個決策、意見才正確。即使錯了,也要做中學,學中做。最重要是不讓對方起煩惱心。反之,要全意去配合。」慈京坦然的態度,為自己改變作了最佳註解。

把握每一分秒,珍惜生命與物命。

逆境使人生開滿了智慧花朵,慈京更加肯定心靈富有方是人生最豐富的資糧。智慧資糧的囤積,關鍵在於一個人惜命的態度。談到珍惜生命,她不得不提起「時間觀念」。

「面對難題不面對,人生不會有轉機。當心裏清楚時間不斷在流逝中,你就不能不改變。因爲行動才是最有力的語言。」堅定的信念,促使她在生活中特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我非常注重守時。答應了別人,一定準時赴約。赴約前,總會傳短訊提醒對方。曾聼過一個震撼的分享:工廠其中一位員工遲到一分鐘,看來無傷大雅,其實不然。倘若千位員工都遲到一分鐘,累積起來,損失便很大。」這段分享,一直深烙在慈京腦海裏,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守時,不拖延別人的時間。

幾年前,慈京常從上人開示中聽到:「來不及了……」。「人生短暫,所以更謹慎使用時間。當上人不斷提起『來不及了……』,我問自己究竟能做些什麽?」

守時是美德,亦是習慣。生活細節中懂得珍惜時間,才能掌握人生方向,利用時間累積善業。踏踏實實過每一秒關,不讓它空過。「事不拖延,計劃的工作適時處理。這樣才有效把事情處理完畢。我一直提醒自己,萬一事情不辦妥,那一定牽連接下來的計劃。」慈京思路清晰,何時該處理何事,一一記在腦海裏。

「做事專心,可節省時間。説話用心,則不荒廢時間。因此,我不喜歡空談或說是非,這種行爲無法為時間『增值』,反之只會使到它『貶值』。」慈京笑着說,與其時間花在無意義的閒聊;不如用來開導苦難的人。

慈京常當不請之師,遇到心靈糾結的有緣人,都願意自動去當聆聽者,再以上人的智慧法語來開導。將學到的方法、做人的規矩、快樂的人生觀等等,與人分享,解除心靈苦難,也是一種佈施--「法施」啊!

「有位朋友和媳婦相處得不愉快,和他分享了『七輩婦』,也勸説她先盡好家婆本分。開始時,她無法接受。後來她改變自己去配合,不再斤斤計較,媳婦也受到感動。如今,婆媳倆的關係改善了許多……」開導過程中,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看到原本愁眉苦臉,到重展笑容,慈京一再說這是前進的推動力。

除此之外,身為馬來西亞分會靜思堂總務的同仁,她把工作環境當作道場而不是職場。「每天來工作,就好比來修行。任何工作的瓶頸,人事的不和諧,當作自我磨練,最後受益的是自己。在工作崗位上守本分、善用時間、與每個到來靜思堂的人結好緣,讓大家都帶着歡喜心離開,是同仁應有的使命。」

慈京為人不計較,唯一精打細算的是生活上金錢與物質的用度。

「以擁有的錢財作爲消費導向,不花未來錢。衣、食、住、行上一定要有惜福惜物的觀念。」慈京說,從不奢求住大豪宅,但求有張能讓她轉身的床。衣物只要用心照顧,都可穿上十年以上。只要走路能到達的地方,皆不開車。保護健康,雖吃得簡單,但求富有營養。「身體有病,反而要花錢看醫生,等於吃藥買健康,這都得不償失。」

生活在穩定與平淡中度過,實乃人生最幸福的事。歐慈京就是一個幸福的人。

左圖:歐慈京前往臺灣參加精進研習會,把握每個自我提升的機緣。(攝影者:藍錦菲)

右圖:全體同仁向證嚴上人拜年,歐慈京也參與其中。(攝影者:周濟帆)

左圖:人生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對歐慈京來説,珍惜分秒精進,既本分事。

右圖:同仁一日修活動中,歐慈京積極投入,好好把握生命的深度與寬度,善用人生做有益世間的事。(攝影者:葉永源)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