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6日】用心體解 智慧湧泉

Community:
Branch:

⊙修行唯心體解,信受奉行如教,道源本在自心,悟則智慧湧泉。

 

各位,我們修行不就是為了要覺悟?覺悟佛他所體會到的道理。最近一直向大家談心,這念心,反觀自性,好好找出我們內心這念真如本性。所以,唯有這念心來體解。若不用心去體會,真的是無法與覺悟的境界會合,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

 

若要用心,當然要從[信受奉行如教]。每一部經,佛陀說法,最後就是信受奉行。佛所教法,我們必定要信,[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的內心能產生菩提覺道,必定要先有信心。就如有人為我們指路,你既然問路了,過來人為我們指導:[從這條路走過去,就是你要找的地點。]這樣我們應該相信。我們若不相信,又走往岔路去,想,我們不就是愈走愈遠,愈走愈迷呢?所以我們必定要相信,相信為我們指路的人,所以我們要信受奉行,如教修行。

 

所以,[道源本在自心]。真正我們所要求的道是在哪裡?應該就是在我們人人自己本來的心中。只是我們凡夫,將我們的心打亂掉了,一念無明,三細煩惱生,貪、瞋、癡,所以生起了很多煩惱,使我們本來已經有的自心覺道,我們已經模糊了,不知道在哪裡。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再重新回歸本性。重新回歸本性,那就要有方法,所以我們要修行。

 

我們若有信受奉行,相信,也如教修行,我們就能回歸我們的道源,自心的本性。所以,[悟則智慧湧泉],我們若能覺悟,智慧如湧泉一般。天地萬物,一切的人、事、物、道理,有什麼不能通呢?通通都能通。只是我們迷了,不自覺。所以我們就要用很多的心,用很多的時間,好好聽法,聞、思、修——聽了之後,好好思考,思考之後,是真理、是道路,我們要身體力行,所以叫做聞、思、修。

 

我們之前已經說過了,說起了[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一心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我們要如何能瞭解佛的智慧呢?佛陀的本懷智慧,原來就已經在內心,覺悟之後立刻向大家開示。但是,他從他的心境來說法,似乎天人根本就無法體會到。因為,天界還是在六凡之內,所以要瞭解到真如本性那分的清淨透徹,還有差距,無法瞭解。

 

那時候的釋迦佛,他一念心:既然連天人都難得瞭解,這個心境要如何向芸芸的眾生來開導他們呢?所以有一點沮喪。其中就有一位梵天主,他感覺到佛陀所說的法,佛的內心那麼清淨無染,好像一面大圓鏡,這個境界照耀出來。他就自己這樣想:很難得才能有一尊佛成就在人間,應該就要隨喜來勸說。他就現身在那裡膜拜他,恭敬隨喜勸說。

 

在這期間,十方諸佛也現前了,那就是過去諸佛,十方世界的諸佛,無量數,同樣現前在釋迦佛的周圍,同樣安慰釋迦(文註:這在經典裡也有這樣一段的經文出現。)

 

所以,這是佛陀初成佛之時,那個覺悟心境浩瀚無涯,在這宇宙間,他所要說的法其實是很深、很深,真實甚深!所以不可思,不可議。我們凡夫真正要體會佛陀這個心境,無論這麼長的時間怎麼說,佛陀的心境浩瀚如宇宙,無涯無邊際,這麼開闊的心。我們只是聽到,說:[有,我有聽。到底那時候佛的感覺是如何?]

 

我也是一直說,佛陀那時候是這樣,你若要問我說:[師父,那個時候佛陀他覺悟之後,那個時候的心境,您一直在描述,到底是怎麼樣?]我只能告訴大家說:我也不知道!只是,若是說到這段經文,自己的心也會感到很開闊、很歡喜、很明朗、很亮、很明,這樣的感覺而已。

 

不過,這個感覺,你若要再問我說:[師父,您是不是整天都有這種的感覺呢?]要告訴你們,沒有。講完話之後,也是同樣很多世間的擔憂,聽到哪裡什麼事情,哪一個地方需要談什麼事情,……很多。過去的,要如何將它好好建立起來;未來的,要如何再去規劃;現在的事情如何處理?這過去、未來、現在,同樣有雜念,很多雜念的擔憂。不是煩惱,是擔憂,還是會在內心。

 

所以說起來,要能透徹瞭解諸佛那個心靈境界,能夠一聞千悟,能夠如我們常常一句話說,[把握當下,恆持剎那]。雖然我能常告訴大家[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現在體會到、了解這念心,我們要永恆都在我們心靈的境界。雖然是這樣告訴大家,是否能夠恆持著那個剎那,這個境界的內心,常常都是大圓鏡智,那個圓而清淨那面鏡,常常都那麼明朗?實在很困難。

 

所以,無明一來,這心鏡就被它遮蓋住了。這就是我們凡夫的苦,苦在無法保持著這念清淨,永恆地心鏡明朗,這就是我們要再努力。不是永遠都是這樣,常常被無明卡住,我們要培養;這無明是來自習氣,我們的習氣若沿習著現實的環境,不斷地人、事、物,這種的習氣常常都遮蓋我們的心。其實,我們的心靈本體都是那麼的清淨,所以我們應該要努力如何改除習氣,人世間的煩惱減少、減少、再減少。所以才會在佛教中常常說[放下了],我們學如何放下,才能減少。

 

所以,修行唯有就是我們從心去體解,用內心,我們的心去體解這個道理,才有辦法。

 

我們前面一直說,不論是一般的聲聞,多少人如舍利弗的智慧,大家結合起來的智慧集中,都無法瞭解佛的心境。哪怕比聲聞又再升一級的辟支佛、獨覺,他們這樣的智慧,如稻麻竹葦那麼多數,再集中起來共一心,同樣還是無法體會。

 

還有,前面說過,新發意菩薩,這些菩薩開始知道要接近佛的佛意,已經開始要接近了,知道自覺還要覺他,自救還要救人,已經發菩薩心。但是,要將他們的心又再結合起來,[一心以妙智],這就是新發意菩薩的心,[一心以妙智],自覺還要覺他;這樣[於恆河沙劫],用很長很長的時間結合起來;[咸皆共思量],全部結合起來一起來思量;[不能知佛智],要能瞭解佛那個心境、智慧,實在還是有一段的距離。

 

所以,我們要追求這念心。心,一心以妙智,一心具十法界,叫做一心。佛智之不可思議,無以倫比也。

 

⊙一心以妙智:一心具十法界,謂之一心。是即佛智之不可思議,無以倫比也。

 

這個一心就是[具十法界]。之前已經說過了,[十法界]大家還記得嗎?六凡、四聖。所以這六凡、四聖就是在一念心。我們若相信,這念心能遍十法界,若如此,既然六凡,我們的心若照顧不好,那就是墜落於六凡之中。

 

這六凡,修十善行,生天堂;修五戒,在人間;假使惡念一生,那就是三途苦報,地獄、餓鬼、畜生;若我們內心的習氣沒有改除,那就是阿修羅。這叫做六凡。這全都是由不得自己,隨我們的因緣果報這樣在輪轉。

 

所以佛陀來人間,為我們[開、示],讓我們一步一步能夠瞭解,來[悟、入]。所以有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叫做[四聖]。這四聖,從聲聞、緣覺、菩薩,他們還是要從[分段生死]開始,一直進修到[變易生死]都完全了脫,這樣才能真正與佛同等。

 

所以,這一心在我們人人現在,這十法界中,我們要如何去精進,如何能夠脫離六凡,進入四聖的階段,這是我們人人要努力的地方。

 

佛陀不只是六凡已經超脫,還在四聖中是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用我們還在六凡中的心,要去體會佛的境界,真的是不可思議。所以[佛智之不可思議,無以倫比],要用什麼東西來給大家看呢?

 

前面的(經)文:[是法不可示。]很多的這個形相,這個法是這樣,只能用口說,無法用東西拿出來。總而言之,我們學佛,總是最重要就是要用心去體解,唯有心來體解,信受奉行,如教、如法,這樣步步向前前進。

 

其實,道源本具在我們的內心,要去何處找呢?[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常常向大家提醒。[道源本在自心,悟則智慧湧泉],我們若能覺悟,這個智慧如湧泉般,就沒有受什麼樣的環境來障礙我們,我們就能一心透徹瞭解佛的智慧。當然,這還離我們很遠,還是一句話,要用心精進。

 

【註】釋迦文佛,即釋迦牟尼佛。據大智度論卷三載,釋尊於過去世,曾為瓦師,名大光明。時有佛名釋迦文,其弟子舍利弗、目乾連、阿難等曾到瓦師屋舍住一宿。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石蜜漿等,供養佛及比丘僧。瓦師便發願言(大二五•八三中):[我於當來老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如今佛名釋迦文,我佛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