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提起“桌游”,许多人或许会感到陌生,但只要想到小时候玩过的“大富翁”,便恍然大悟。原来那也是桌游的一种。如今,桌游已不再只是娱乐的代名词,而是融入教育与人文关怀的创新教学工具。
2025年7月12日,来自台湾慈济大学儿家系的张丽芬副教授在槟城慈济教育中心举办“策略×游戏×学习:设计你的教育桌游工作坊”,吸引了共四十余人参与,包括教育志业教职员、人文学校师资、大爱引航之友及志工等。
教育桌游 让学习在游戏中发生
张丽芬教授指出,桌游其实是一种“不插电”的游戏。它不依赖科技,却能在互动中激发学习潜能。透过策略思考、角色扮演与团队合作,桌游不仅促进认知发展,也有助于语言表达、情绪调适与社交互动。
“透过游戏,孩子能够学习逻辑、策略与表达,也能发展情绪调节与人际互动的能力。”——张丽芬
在工作坊中,参与者亲身体验多款桌游,从“闪灵快手”的反应力训练,到“诺亚方舟”的平衡挑战,每一场游戏都蕴含教育的巧思。张教授也分享教师在游戏中的多重角色:规划者、观察者、引导者与评估者。她强调,陪伴孩子玩游戏时,不仅是娱乐,更是教育现场——每一次掷骰、每一次轮流,都是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桌游教学新视野 跨龄共学共乐
除了儿童与青少年教学,张丽芬教授也展示桌游在亲子教育、代间互动及乐龄活动中的应用。桌游能连接家庭成员,增进亲子、祖孙之间的情感,也能帮助长者训练记忆与手眼协调,让游戏成为促进世代沟通的桥梁。
她表示:“游戏不仅是孩子的工作,更是人生的练习场。”从儿童到成人,桌游都能成为沟通与学习的媒介,帮助人们在欢乐中思考、在互动中成长。
游戏中成长 教育的温度
这场为期一天的工作坊,让教育工作者看见桌游的教育潜能,也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力量。参与者在笑声与讨论中,不仅认识了桌游的设计逻辑,更带回了丰富的教学灵感。
张丽芬教授最后总结:“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是学习的基础。当教育回到游戏本质,学习就会变得自然又快乐。”
在这场融合策略、创意与教育的桌游旅程中,槟城慈济教育中心化身为一座充满欢笑的学习乐园,见证教育从游戏中绽放出无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