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攝一切行教理行證,知四諦法斷苦集滅,修道了脫斷塵沙惑,
『攝一切行教理行證,知四諦法斷苦集滅,修道了脫斷塵沙惑,各位,學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學。每天開口動舌、舉手投足,
學佛,就要學在如何攝一切行。我們若能總持一切行,瞭解了道理,
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的造作,如何與人人結好緣,
菩提道路必須自己開出來,要認真鋪好。要知道斷除塵沙無明,
『持戒定慧行最上供』。我們修行要好好堅持戒、定、慧。持戒,
我們常常說,禮拜是供養嗎?是啊,這是敬的供養。或者,
經文,『汝舍利弗,我為眾生,以此譬喻,說一佛乘。汝等若能,
我們已經說過了,佛陀向舍利弗再更清楚表達,說『我為眾生,
佛陀說,『汝等若能,信受是語』。這四十多年來佛所說的法,
接下來經文再說,『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
『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是乘』就是佛乘。
『是乘』就是譬喻一乘的車體。因為大白牛車,這輛車裡面很豐富,
⊙是乘:一乘車體,即一切種智,具四德為體,心境不二,
天下萬物,一切一切形色,種種的智慧無不通達,就是一切種智。
『具四德為體』,四德就是常、樂、我、淨。『心境不二』,
⊙四德之一:常德,常寂之體變而無生滅,常而不遷不變,
四德,第一就是常德。就是『常寂之體恆不變』,因為它不變,
⊙四德之二:樂德,涅槃之體寂滅永安,名之為樂。又運用自在,
第二,『樂德』。那就是涅槃,也叫做寂光,它永遠都是光明。
佛陀要將他的心境說給我們知道,我們沒辦法體會,
⊙四德之三:我德,『我』有二種,一就體自實名為我,
第三,『我德』。『我』有兩種,一就是『體自實,名為我』。
第二就是『用自在,名為我』。這個法能夠運用自如。
⊙常德之四:淨德,涅槃之體解脫一切之垢染,名之為淨。
第四,『淨德』。涅槃是寂靜為體,解脫一切垢穢,名之為淨。
佛陀具足了『常樂我淨』四德,所以『是乘微妙,清淨第一』,
再來,『於諸世間,為無有上。佛所悅可,一切眾生,所應稱讚,
這四德,不只是諸佛歡喜,還是『九法界一切眾生三業所皈依』。
⊙超三種世間之上,為十方諸佛所尊,妙契佛心,適悅聖意。
菩薩、緣覺、聲聞,以及六道眾生,這叫做『九法界』。
所以學佛要用心。常、樂、我、淨四德,不只是聖所讚歎,
⊙一切眾生,所應稱讚,供養禮拜:車體具四德,為聖所稱讚。
所以我們開頭說,『攝一切行教理行證』,就已知苦,斷苦集。這『
佛陀對眾生的期待,就是人人依教奉行,體會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