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大覺悟法靜思惟,始坐道場寂清澄,誓度眾生同證道,
『大覺悟法靜思惟,始坐道場寂清澄,誓度眾生同證道,『大覺悟法靜思惟』。你若能夠真如與宇宙合而會一,『靜思惟』
所以『始坐道場寂清澄』。開始坐定下來的時候,看到明星,
幾十年前,還在小木屋的時候,那段時間都在誦念、抄寫《法華經》
再起身、再頂禮的時候,回歸平常了,就是這樣的頂禮,
佛法要我們將心靜下來,心靜合而為一境。這是應該用心,
佛陀覺悟之後,那時候的心境就是靜寂清澄。除了靜思惟,
但是,佛陀思惟:奈何啊!無奈!看來眾生的根機鈍劣,
雖然佛陀已經大覺悟,境界是那麼明朗,法可以說得這麼簡單。
所以前面那段經文說,『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
只能用方便,說那座宅內已經著火了,要趕緊出來。不過,
接著這段經文說,『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
佛陀也是要這樣,不只長者對他的孩子要用方法,
⊙如來有大智力而不用之,即佛智思量:如是大法,眾生機小根淺,
如來雖然有大智力,但是他沒有使用,他就是用智慧來思量:
『但以智慧方便』,所以『正用三乘』,正式用三乘法來教育。
⊙但以智慧方便:是以正用三乘。智慧方便,權實並用,
因為智慧方便是權實並用。『實』就是真實法,『權』
智慧是自利,方便是為眾生。就是保持著自己已經覺悟的智慧,
所說的法是真實法,但是還有一點點『權』。就如要叫孩子吃藥,
所以,苦中放入甘味的東西,苦的是治病,甘的是誘引他吃藥。
儘管用智慧方便度眾生,但是眾生的習氣毛病,總是慢慢來;或者『
到法華會時,聲聞、獨覺都有想:『我也願意行菩薩道。』
⊙欲速自求獨善,是二乘病根,欲速則不達,求自得則不大。
這種的病根,聲聞、緣覺就是想要獨善其身,要趕緊脫離三界六道。
幾天前,小牛(楊凱丞,法號誠愿)從美國寫一封信。
所以,我們不要求速,也不要自大,若是只求獨善,『
『因乖萬行』,就是背離六度萬行。六度萬行,
⊙因乖萬行,果缺圓融,皆欲速求,不得大乘菩提道,
『因乖萬行,果缺圓融』,就是不夠圓滿。你只曉得要修行,知道『
⊙如來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設機宜;
『如來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設機宜』。『機』是眾生的機,『
⊙使各各求於所契之乘,不復再起顛倒之心,以苦為樂,
『使各各求於所契之乘』,讓大家各人選擇各人的,
西方在哪裡呢?在我們的內心歡喜。西方在哪裡呢?
所以,空中妙有,妙有真空,這就是法華的境界,叫做微妙法。
⊙菩薩乘運六度,上求下化亦稱大乘,今名佛乘者,
總而言之,乘,就是運載的意思。三乘法,是佛陀用種種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