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_慈濟志工與環保達人攜手入校園

Community: mybp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 深入校園,推動環保新浪潮:慈濟志工與環保達人攜手共創綠色未來 🌻
在11月10日的環保宣導活動中,志工周昌俊師兄向學生們深刻闡述了垃圾危機對人類文明未來構成的嚴峻挑戰。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全球垃圾總量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70%。面對全球「垃圾危機」,解決的首要之策是源頭減量。環保行動已刻不容緩,它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回收」工作,更是一場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的深刻變革。志工們以證嚴法師的靜思語作結:「做環保,除了淨山、淨海、淨大地之外,也要淨心田。」這提醒我們,環境的保護不僅是外在的行動,心靈環保也很重要,旨在培養我們珍惜所有、勤儉節約的理念和生活習慣。為讓學生們將環保理念付諸實踐,學校特邀環保達人娜娜老師前來,教導學生利用廢舊油罐製作環保太陽花和風車。為了支持這次活動,慈濟志工們提前細心地協助準備,清洗了許多的廢棄油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長擘劃五年藍圖,打造「持續性」環保校園 🏫
校長林寶蓮女士在受訪時強調,學校推動環保活動的目標是,「持續性」而非「一次性」。在為期五年的任期規劃中,林校長致力於帶領學校逐步建設為一個真正的「環保校園」。林校長分享說學校曾與市政府舉辦環保兌換活動(鼓勵回收塑料和舊油等),並在校園設置大型舊衣物回收桶供社區使用,獲得熱烈支持。林校長表示會視資源狀況來計畫,會逐步建設雨水收集系統和太陽能設施等,以提升環保基礎建設。本次與慈濟基金會的合作是推動環保深化的關鍵一步,源於家教協會委員周昌俊博士(亦為慈濟志工)的引薦,並由負責環保的老師葉舒霓協助落實。
面對環保教育「如何讓意識走出校門、帶入家庭」的挑戰,學校設計了「環保領袖傳承計畫」。透過慈濟志工和環保達人的教導,先培訓中四學姊作為小導師,再傳授給初中各年級的學妹們,實現環保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代代相傳」,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林校長總結道,當前的環保美化項目僅是宏大計畫的第一期。她呼籲社區和家長共同支持,並期望深化回收機制,例如與慈濟進一步推動每月定期回收活動。校長最後強調:「愛護地球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我們希望透過讓學生親身接觸環境,培養他們對環境的責任感和愛護地球的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娜娜老師「變廢為寶」,環保熱情感染學子 ♻️
來自永平新港的環保達人娜娜老師(羅娜娜 – LOH NA NA),成功將她的環保藝術創作帶進了峇株巴轄SMK Convent中學,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變廢為寶」實踐課。此次跨校合作的緣起,是基於慈濟在永平新港華小多次進行的環保宣導。身為該校家協的娜娜老師深受啟發,並在慈濟志工巫莉嬌師姊邀約時,毫不猶豫地答應配合:「OK!OK!」娜娜老師表示,慈濟對環保教育的重視是促成這次合作的關鍵。她希望能將「變廢為寶」的理念和實用技藝分享給更多人,並將環保的腳步邁向更遠的地方,讓更多學生能接收並實踐這份綠色訊息。
娜娜老師將這次活動視為一場意義非凡的環保活動,讓她感覺心裡暖暖的。娜娜老師不僅跟大家聊了聊環保的重要性,還教大家用平時用完的5公斤油桶做太陽花和風車。看到大家那麼認真地學,還做出了那麼漂亮的作品,真的覺得特別開心!她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大家都能更了解環保,也更愛我們的地球!娜娜老師表示很感謝師兄師姊們,感覺志工就像天使一樣,帶來了好多能量!她感覺志工不僅懂得多,還特別有耐心,一步一步地教同學們,真的太棒了!她還要感謝志工付出的時間和愛心準備了那麼多的材料,讓活動順利進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葉老師感恩協作:用成果美化校園,深化環保意識 🌱
負責這次活動的葉舒霓老師表示,學校原計畫為中三和中四學生舉辦為期七週的課後活動,旨在充實學生在考試結束、正式課程結束後的這段時間。葉老師對活動行程在策劃安排過程中出現的不斷變動,以及因此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不便,表示由衷的歉意。關於校園環保活動,葉老師提到學校曾成功舉辦回收舊衣服的活動,並將這些衣物捐贈給有需要的貧困學生作為校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校未來將計畫推動每隔數月組織學生攜帶物品到校進行環保回收。葉老師表示學校目前已在校門口設置了再循環回收桶,目的在於逐步提高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
關於這一回的活動,透過娜娜老師的分享,葉老師知道她在永平新港小學會善用回收瓶子進行美化校園的活動。葉老師對此深感興趣,並希望藉助學生的力量,一同參與到這次校園美化工作中。其實一開始,葉老師誤以為娜娜老師是慈濟的成員,但後來聯繫後發現並非如此。這次活動是由慈濟志工巫莉嬌師姊幫忙聯繫上娜娜老師。葉老師讚揚慈濟志工及娜娜老師的熱心與投入,她們在活動開始前特地前來學校進行實地參觀和考察環境,共同商討和研究活動的具體實施方案。葉老師最後表示,校方計畫將這次活動製作的成品佈置在學校前面的花圃一帶,以實際行動展現環保與美化的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的话:從動手實踐到建立環保責任感 💖
• 謝嘉萱同學表示,通過這次環保宣導活動,讓她更深入地了解到世界上因垃圾而引發的各類問題,尤其關注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她舉例說,我們每天生產約 405.5 噸的塑膠垃圾,並將其排放到大海中,凸顯了問題的嚴重性。嘉萱同學指出,這一次的環保活動不僅能美化校園環境,同時提升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在製作環保手工藝品的過程中,嘉萱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可以讓我更好地表現我的創造力還有創意,就是去用一個原本會被排去大海的垃圾,然後做成一個更有用的東西,然後可以美化校園區域。」 當被問及是否對這類手工和環保手工感興趣時,她表示非常喜歡,特別是美術。雖然目前並非美術班的學生,但她計畫在大學時選修美術。至於在製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嘉萱同學提到:「手太小,然後可能不太常做那種比較粗的家務,會覺得手痛。」不過,她表示會繼續做、繼續學,從而在製作過程中克服困難。
• 許芷琳同學覺得這次活動很有趣,這是她第一次做類似的環保主題手工,她特別喜歡活動中可以和朋友一起分工合作來完成作品。芷琳同學認為這個活動最大的樂趣在於它是一項很環保的行為,因為作品是廢物利用,完成後又可以拿來佈置校園,她覺得這種行為能為環境保育做出貢獻。芷林同學分享說雖然在學校也有做過手工課,但她覺得這個活動更有趣。雖然在製作過程中,芷林同學曾遇到不知如何下手的問題,但幸好有老師的指導,她相信完成作品後會讓她更有成就感,她希望能有更多這類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她希望大家能愛護環境,並總結了她的環保理念,「做你所做的每一小步,然後你就會為你打造更好的未來。」
• 郭于瑄同學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能夠促進朋友間的互動和關係,同時也能有效地激發參與者的創造力。儘管活動充滿樂趣,但她也提到操作過程中剪裁環節感覺有些難度,並表達了擔心不小心割到手的安全顧慮。郭同學過去雖然有手工經驗,但這是她首次嘗試使用環保材料進行活動、創作,感覺非常新穎。她表示,透過親手參與製作,尤其用塑膠罐製作太陽花很有成就感。
• 龍恩慧同學很喜歡這次的活動,她認為活動不僅非常有趣,還讓她學到了許多實用的環保知識和行動方案。通過親手製作環保物品,讓她理解到環保的相關知識,但同時也擔心回家後會忘記一些關鍵的製作步驟。龍同學表示以後出門買東西應該儘可能攜帶環保袋,減少使用塑膠袋,去打包也可以自己帶飯盒,想到若到鄰近的地方可以不用開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愛心匯聚,共同成就美好因緣 ❤️
這次環保宣傳與手工活動,因匯聚了大家的愛心和用心投入,方得以圓滿成功。這些皆因為有校長給予的大力支持;因為有葉舒霓老師,在百忙之中,依然全心投入,承擔起行程規劃、溝通協調、細節籌備、物資採購等諸多重任;因為有克服遙遠的車程,親自教導製作,帶來了寶貴的知識與技藝的環保達人娜娜老師;也因為有不容請假、全程參與宣導、協助及陪伴學生的志工們;當然,更因為有學生們的積極參與!因為有大家互相成就,將集體的力量匯集、凝聚起來。
這場活動超越了簡單的宣導,它更是一次實踐的行動、一場真誠的互動,並由此連接起無數美好的善因緣。

大愛新聞,峇株吧轄真善美志工,馬來西亞報導
攝影:余秀娟/巫莉嬌 文稿:余秀娟/巫莉嬌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