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高中生生命教育慈少班營隊進入第二天,由藝術治療導師黃於瑛(小魚老師)帶領學生們展開壹場別開生面的心靈課程——《生命之美·粉彩藝術療愈課》。
這堂融合芳香療愈與粉彩藝術的美學體驗,讓孩子們透過感官與心靈的覺察,重新發現生命的溫度與美好。
星期日下午,慈濟教育中心四樓的人文5課室內,彌漫著淡淡的薰衣草香氣,空氣中透著寧靜與祥和的氣息,仿佛在為這壹場“生命與美的對話”鋪陳序曲。
壹、課程緣起:什麽是“
美”?課堂壹開始,小魚老師以溫柔的語調引導學生思考:“何為美?”她說:“美是因人而異的,當我們的心柔軟、眼光充滿善意,世界處處皆是美。”
短短幾句話,帶領學生回到生命的本質——美,不只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壹種內在的心境。學生們靜靜沈思著:生命中的美,或許藏在花開的瞬間,也藏在被理解、被接納的壹抹微笑中。
二、香氣引導的靜心時刻
隨後,小魚老師帶領學生們進行薰衣草靜心冥想。伴隨著柔和的音樂,學生們閉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花香穿過鼻尖,流入心間。那香氣如壹雙看不見的手,輕輕撫慰著他們內在的情緒。在那份寧靜中,學生們回顧營隊的點滴——有人憶起訪視活動帶來的感動,有人感受到友伴和師姑師伯給予
的支持。
三、粉彩創作:以藝術擁抱生命
進入粉彩創作環節,小魚老師介紹了和諧粉彩(NagomiArt)的基本技巧——暈染、取形與層次表現。她鼓勵學生放下對“完美”的執著,以心為筆、以情為色,用指尖在畫紙上描繪自己心中的“生命之美”。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只聽得見輕輕的摩擦聲。有人畫出五彩繽紛的人生樂譜、遼闊天空的壹束燦爛陽光,有人描繪深邃的夜空,也有人以抽象的色彩表達情緒的流動。每壹幅畫,都是壹段心靈旅程,是生命的獨特印記。小魚老師穿梭其間,細心觀察每位學生的創作,並給予溫柔的鼓勵:“畫畫沒有對錯,重要的是妳此刻的感受。”
四、感悟交流:在分享中發現美
創作完成後,學生們輪流上前分享自己的作品。壹位分享者說:“人生就像樂譜,有高音、有低音,不論身處何境,都要學會欣賞生命之美。”另壹位分享者則笑著分享:“我畫的是神秘的月亮,因為那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還有人輕聲說:“我原本覺得自己沒什麽特別,但在畫中,我發現自己也能創造出美的東西。”誌工與隊輔們靜靜地聆聽著,每壹句話都像是生命的回響,溫柔卻有力量。課程尾聲,全體壹起誦讀靜思語:“心中有愛,處處皆美;心中有善,人人可親。”
五、課程意義與啟發《生命之美》透過香氣、色彩與創作,學生們學習用藝術釋放情緒、療愈自己,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會“無常中仍有美,苦難中依然有希望”。這堂90分鐘的課程,讓孩子們重新看見自己——那個有情感、有意識、有創造力,也能感受愛與給予愛的獨特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