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bp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2025年8月23日及26日,慈濟新山支會及馬六甲麻坡支會分别舉辦「淨零永續環境教育種子講師培訓」課程。
此課程透過瓶蓋、紙盒及互動遊戲,將抽象的「淨零」、「循環經濟」及「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學習工具,推動全民淨零永續教育。
這培訓旨在將「循環經濟」「淨零排放」「綠色生活」及「永續發展與SDGs」轉化為具啟發性的教學內容與有趣的學習方式。主講人為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專員、榮獲第八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的陳哲霖師兄。
他創作的「一紙通」學習地圖,結合環保十指口訣與SDGs,推動「五零」(零剩食、零浪費、零廢棄、零污染、零排放)與「5R」(拒絕、減量、再利用、回收、再生)。陳師兄至今已分享逾兩千場課程,並視此為人生使命,親自走訪各地授課。
慈濟峇株巴轄聯絡處兩位志工參與新山培訓課程,而七位志工亦參與麻坡場次的培訓,希望將所學環境教育帶回社區與校園推廣。課程安排學員實地演練,包括「環保十指口訣」、「環保5R」、「翻轉世界智慧盒」、「趣玩SDGs」等互動教學,由講師即場講評。
此次培訓不僅強化了學員的環保知識,也啟發了創新的教學模式與行動力。大家體悟到,環保教育不只是分類與回收,更是與全球趨勢接軌的實踐;從口訣到遊戲設計,人人皆能輕鬆上手,將「淨零永續」落實於生活,為地球的未來播下更多希望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員心得與收穫
呂彩蓮(慈宣)
• 心得: 淨零永續不是口號,必須從日常身體力行。
• 重點: 口訣易記、減排而非零排放、氣候時鐘警示緊迫。
• 行動: 先於社區及人文學校宣導。
姚和延(濟騰)
• 心得: 我們常低頭做環保,卻忘了抬頭宣導的重要。
• 重點: 清淨在源頭、熟記口訣、從自身做起。
• 行動: 主動向他人分享淨零的重要性。
黃繡林(懿雯)
• 心得: 氣候時鐘僅剩三年多,必須立即行動。
• 重點: 事件與每人相關、需危機意識、行動不容延遲。
• 行動: 勤記口訣、勤傳達,彎腰做環保,挺身說環保。
林慧玲(慮侖)
• 心得: 環保學習可活潑有趣,更了解SDGs。
• 重點: 內容簡單、有趣且實用,永續需落實生活。
• 行動: 先熟記口訣,再推動校園宣導。
李琪琪(慮伶)
• 心得: 可持續發展不是遙遠概念,而是生活中的小行動。
• 重點: 系統化理解17項SDGs、創意課程設計、理念緊密連結慈濟精神。
• 行動: 將1Pass資料切割,融入遊戲、影片與口訣,設計校園教案。
謝翠芳(懿采)
• 心得: 桌遊讓SDGs學習更生動,氣候時鐘提醒時間緊迫。
• 重點: 理解SDGs核心、熟記三項口訣、學習趣味化。
• 行動: 將SDGs概念帶回校園並影響周遭人。
張瑞娟
• 心得: 創意口訣與遊戲讓學習簡單易行。
• 重點: 簡單方法也能護地球,行動比思考更重要。
• 行動: 熟悉遊戲與口訣,推廣17項永續目標進入校園。
陳燕婷(慮傑)
• 心得: 這是一套完整且契合全球行動指南的課程。
• 重點: 熟悉教案才能宣導、宣導須靈活調整、簡單明確才易落實。
• 行動: 志工共同研討課程,分段結合問答,製作連貫易懂的宣導教案。
參與培訓課程的師兄姊們,從陳哲霖師兄的課程中受益良多,深化了淨零永續理念,並激發了她們將環保教育落實於社區與校園的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