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_布城教育部课程发展总监与团队参访教育中心

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2025年8月15日,布城教育部课程发展总监Puan Hajah Nooraini binti Kamaruddin与她的团队莅临教育中心,全体师生及志工以真诚与热情迎接贵宾的到来。

稚嫩歌声传温情,马来语互动显融洽

在一楼大厅,槟城慈济幼儿园的孩子们以清脆稚嫩的嗓音唱起马来民谣《Rasa Sayang》,用歌声表达对总监及团队的欢迎。总监亲切地向小朋友们问候:“Selamat pagi(早安)”,孩子们整齐回应:“Selamat pagi tuan-tuan dan puan-puan(先生女士们早安)”。接着,总监问:“Apa khabar(你们好吗)?”,孩子们响亮回答:“Khabar baik(我们很好)!”简单的马来语互动,展现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与礼貌,也让现场氛围更加融洽。

常态教学展真诚,角落活动显自主

为了让访客感受最真实的教育现场,幼儿园维持了日常的教学流程。总监一行人在陈丽华老师和志工的引导下,首先了解慈济教育志业的历史沿革,随后到二楼班级观摩幼儿活动。

在“勇气一”和“勇气二”班,孩子们正进行角落教学,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活动。有的在益智角落邀请访客一起玩游戏,两位小朋友还亲手将自己的美工作品赠送给总监;而在小厨师角落,孩子们热情地向访客介绍制作香蕉叶饭(Nasi Daun Pisang)所需的材料,展现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与生活技能。

安心班故事:耐心引导重拾学习兴趣

除了幼儿园,教育中心也向总监介绍了中小学安心班的运作。安心班的学生多数对学习缺乏兴趣,但在老师耐心的引导下,通过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逐渐建立信心,找回学习的动力。这一教育模式让总监深感认同,她特别赞赏慈济教育不仅关注学业,更注重学生的品格培养。

教育理念分享:品格优先,知识随后

参访尾声,众人齐聚一楼的小筑。陈丽华老师分享了慈济教育志业的理念与实践,而大爱妈妈廖美玲师姐则以流利的马来文,讲述自己从家长成长为志工的心路历程。通过两个真实个案,她展现了慈济志工在付出中实现生命价值的感人故事。

总监回馈:慈济教育体现新课纲精神

总监Puan Hajah Nooraini在总结时表示,教育部新课纲强调“学生品格养成”(pembentukan karakter),而这一理念已在慈济教育体系中全面体现。她原以为此行仅是参访幼儿园,却意外发现慈济教育的完整性~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安心班,再到家长与志工的积极参与,无不彰显教育的深度与广度。她特别强调:“所有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建立在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基础上(pemupukan nilai perlu didahului daripada pengetahuan dan kemahiran)。”

以真诚之心,共筑教育未来

教育志业主任陈慈芊在致谢词中说道:“价值观先于知识,这是我们共同的根基——爱心、尊重与感恩,还有一颗真诚的心,都是我们的根本。感谢大家的付出,时间虽短,却能积累成山;让我们继续携手努力,以真诚之心共同培养健全的人格,欢迎随时回家看看。”

环保礼物载心意,爱与尊重藏细节

活动尾声,陈慈芊主任代表教育中心向总监赠送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大爱妈妈亲手编制的环保篮子。篮子采用符合“Halal”认证的环保材料制成,既体现环保理念,也尊重访客的宗教信仰。总监对这份充满心意的礼物爱不释手,甚至亲自提着它前往机场,为此次参访画下温馨的句点。

撰文:张丽婷,庄智文
摄影:刘沛嘉

面子书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tzuchikindy&set=a.1284260680378218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