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_2025年吉打分會八月大共修

Community: kdkd
Branch: 吉打分會

🍀勤修戒定慧 熄滅貪嗔癡

迎合2024年歲末祝福的副標主題—「正念勤修學與覺,精進力行菩薩道」,吉打分會培育組以此作為今年共修的主軸,延續上個月大共修以「正念」為主題,這個月的共修以「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為主題,期待志工們能進一步了解戒定慧,在勤修三無漏學的過程中,學習屏除三毒,做到「熄滅貪瞋癡」。

共修第一個環節,大家隨著梵唄勇健,一起活動身心。主持人葉佩蓉(懿韶)師姊簡單說明這次共修的主題含義。陳湘寧(明誠)師姊分享「戒定慧」和「貪瞋癡」之前,詢問現場有哪位志工曾聽聞「三無漏學」及「三毒」。她引用了上人、精舍師父、何日生師兄及靜原師姊曾分享過的內容,讓大家思考「戒」的重要性。

接著,張雪玲(慈耞)師姊以一則衲履足跡與大家分享靜思家風。畫面上看到了早期上人與精舍師父們在靜思精舍的克難生活,也看到了上人與師父們的師徒之間,大家心感不捨,也深深感恩上人及師父們早期的克難,才成就了今時今日的慈濟世界。接著,三位去年受證後留在精舍當過志工的委員與大家分享在精舍裡的點點滴滴。

張秀翎(明燦)師姊將大家分組後,鼓勵大家在小組裡互相分享,如何在行動前,多一份思考、少一分魯莽。

🍀小組心得分享
王哲蔚師姊說到貪瞋癡,有時自己也會有脾氣,幸好佛法時刻提醒自己。如湘寧師姊分享到開車時不該闖紅燈的戒律,自己有時也會在時間匆忙的時候犯戒,然後事發後自己才會後悔。所以還是要多學習,要時刻提醒自己好好守戒律。蔡明潔醫師分享,其實以前的自己很愛發脾氣,性格很暴躁,到處都會罵人,還自認為是在為對方好就可以了。但自從深入參加慈濟後,她學習要控制脾氣;現在若是遇到問題,她會深呼吸,先暫時離開現場,去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如此反而結下較多善緣,發現開始會有人主動來幫忙。

莊國傑(本倫)師兄自認本身屬於獨來獨往的人,生活也沒有什麼煩惱。他曾有喝酒的習慣,最後因為加入慈濟了被善的氛圍薰陶,知道喝酒對自己不好,所以決定戒掉喝酒的習慣。雖然會面對朋友的輿論,但自己也沒去理會,因為知道不飲酒是對的事;現在心寬念純的來參與慈濟活動就好了。李京芳(慈霈)師姊分享,曾在環保站處事時與一位志工發生糾紛,她當下覺得自己很冤枉,扔下環保站鑰匙就離開了。後來她聽了師兄姊的勸告,開始學習轉念,就把這件事情放下了重新回來環保站付出。現在她遇到對方,還會很寬心去關懷他,不再去在意人與人之間的是非紛擾。

因為長照活動而走進慈濟的林麗珍師姊分享,她剛開始來參加長照活動時,就有其他師姊問她為什麼總是愁眉苦臉?原來她患有焦慮症,聽師姊這麼一說,她就不想再來參加活動了,所幸女兒一直鼓勵她來參加活動。後來在廚房時,有人稱讚她切菜切得很美,她當下很歡喜,就開始改變了心境。她說,因為有人讚美她,她心情變得開朗了;現在來慈濟的活動,她都覺得好開心,也想要在慈濟裡多付出。謝瓅瑩師姊剛加入慈濟時,發現有很多事不能做,尤其時常會被其他志工批評自己做得不對。她感恩自己在慈濟裡學會如何改變自己的習氣,雖然還是會起惡念,但很快就會警惕自己趕緊轉念,在這一路上有察覺到自己的進步,也是鼓勵自己走下去的力量。在長照班裡認識慈濟的鄭寶玉師姊曾經是一位校長,如今退休後,丈夫忽然失智,為了要照顧時常作怪的丈夫,讓她哭笑不得。在這幾年來,要照顧家裡的病人,她心中時常升起瞋恚,真的是必須提醒自己要修好「戒定慧」,才不會經常發脾氣、起煩惱。

楊千卉(明璿)師姊帶動延伸活動,要大家寫下曾犯過的「貪瞋癡」,並學習如何去除不好的習性。午齋前,蘇秀媚(懿泠)師姊讓大家一起來舊法新知,學習如何穿好慈濟的制服。

🍀緬懷德昭師父
今年得知德昭師父往生,大家皆是心懷不捨。施素雲(慈婺)師姊播放德昭師父的回顧影片,讓大家莫忘師父的精神。

接著,許證勝(濟韡)師兄為大家介紹慈濟歌選 — 「自如」,大家一聽,才發現原來這就是「人間菩提」的曲子。下午的時段,大家用心一筆一劃書寫《無量義經》。除了書寫,也用心一字一句讀誦《無量義經講述》。共修尾聲,大家唱著《立願文》,默默許下對上人的承諾。

期待每一次的共修都能讓志工們舊法新知,將上人所教導的法一一重溫並謹記在心裡。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培育組將著重讓志工們聞思修,除了身體力行,也能將法聽入心。

返回上一頁






20250815_2025年8月15日_馬來西亞吉打分會_八月大共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