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_峇株巴轄《一茶一書》茶書會(第二十七場次)

Community: mybp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停了四個月的茶書會, 又開始啟動了。 當天的茶書會接引了三位新朋友和大家一起共讀證嚴法師之書解惑,十六人大家一起解開生活中的迷,從中悟出道理, 繼續精進。

在【長照關鍵在尊重】85頁中,上人 : 孝養父母,尊重長輩需要一 分恭敬至誠之心,用禮節表达尊重,用誠懇的態度来传达真情。顧老年人,要讓他們感受被尊重,不 是久久有人來熱鬧一下, 或是帶他們外出遊覽,像孩子一樣只想著玩,喪失生活功能。

同樣是上了年 紀的慈濟人, 天天忙著為大地、為人群付出, 有法親陪伴, 有尊嚴、很快樂,是最理想的老年生活。

劉順香師姊分享 ,孝順、【孝】容易做到;【順】就不簡單了。早期家婆生病時,家人反對送進療養院,孩子輪流照顧。所謂久病無孝子,到最後還是請女傭來照顧。

病之篇 ~ 因核果海 —— 論病苦

在【吃苦便是了苦】95頁中,上人:假設今生我註定得痛一百次,那麼痛過一次,就少掉一次,要很歡喜,沒有什麼好與壞可想。吃苦了苦, 痛過一次就消了一次業, 所以要歡喜接受。

劉國偉先生分享2年多前,耳朵出現狀況,檢查過後,醫生表示在鼻子裡面有一塊息肉,需做檢驗,領取報告結果日期,剛好落在聖誕節那天。在等待的期間,身心靈上備受煎熬,幸好結果出來是好的。 讀到這段吃苦了苦, 感觸比較深,靜思語幫到心靈上的解脫。

在【無求方自在】96頁中,上人對罹患癌症的慈濟委員開示,凡事靠一念信心,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樂觀,你要安下心來,順其自然。
人身有兩種作用,一是造業; 一是受業 .造了業有的是未來受報,若造善業 , 不但現在歡喜,將來也有善果可收。 若是業報,就要拿出 勇猛心, 歡喜接受。

林慈方師姊分享病不可怕、心念最可怕。要把身體交給醫生,把心交給菩薩。

在【無所求才是眞功德】99頁 中,問:我想多捐獻一些錢、多做善事,希望身體健康,不再有病痛。

上人:身體有病應該看醫師。做善事不要存著「有所求」的心態,有 多少力量盡多少本分,就得多少本事。不要用行善來交換條件,付出無所求才是真功德。

在【人生病痛難免】100頁中,一位罹患骨癌的婦女由慈濟委員陪同前來拜見上人。問:我一生不曾做壞事,何以會病魔纏身?

上人:依妳的說法,生病的人都做了壞事?不要迷信,不是做錯了事才得病痛。人的身體也是物質之一, 病痛難免,況且生老病死是自然 法則。

問:請師父為我加持,讓我平安。

上人:我自己也是一身的病痛。各人吃飯各人飽,誰能加持誰呢?佛陀留給我們的是佛法教育,不是要我們去求他保佑。人會生病是正常 的,有病就去找醫師,如果能靠加持治病,我就不必蓋醫院了 。

大家在生老病死篇尋找及破解人生的迷思,也期待下個月繼續病之篇 ~ 因核果海 —— 論病苦, 裡面有很多上人問與答,希望能以更好的角度看待生老病死。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