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7_高中生生命教育慈少班 第四堂课【发掘自己的特质】

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认识自己,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高中生生命教育慈少班《发掘自己的特质》课程点亮生命的光,引导青年认识自我、筑梦未来。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帮助青年看见自我价值、建立正向自我认同?2025年5月17日,慈济槟城教育中心迎来了高中生生命教育慈少班第四堂课程,主题为《发掘自己的特质》。这次课程邀请“正向人教育团队”专业讲师团队带领三十余位学员展开一场深入自我探索的旅程。

今天的课程由讲师胡慧芬与崔勤凯联手引导,内容涵盖体验游戏、人格特质探索练习、团体互动、以及心理学中的「JohariWindow」工具,层层引导学员观察自己的行为模式与性格倾向,帮助他们从自我觉察走向自我接纳,并鼓励他们设定成长目标、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在课程设计中,「狼来了」的团体游戏引发学员对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反思,接着透过「人格特质练习单」,学生圈出自己认同的特质,也邀请朋友填写反馈,看见“我以为的我”与“他人眼中的我”之间的落差与惊喜。

透过团体体验游戏「狼来了」,学员在互动中觉察到自己下意识的反应——冲在前面、犹豫不前、躲在角落、争当主角等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份性格特质在运作,从而让学员反思:“原来一个小动作,也能看出我是谁。”

随后,讲师引导学生使用「Johari Window」工具,将特质归类到四个象限中: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与未知我,进而了解自我认知的盲点与成长空间。小组分享环节,学员们彼此鼓励,现场气氛温馨动人,不少学员坦言这是人生第一次认真去认识“自己是谁”。

大部分学员首次听到朋友对自己正向的评价,露出惊喜与动容的表情,其中一位男学员含蓄地说:“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平凡,没想到有人觉得我多才多艺,今天让我重新认识我自己。”

课程的「一点点进步」环节,讲师邀请学员回家后写下自己想改善的盲点,并为自己设定一个微小但具体的改变行动,并鼓励他们带着觉察走入日常,持续实践生命教育的精神。

在课程尾声,讲师带着学员一起回顾今天的课程,并送上一句深刻的结语:“认识自己,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是愿意改变自己的自己。” 最后,讲师还温柔提醒学员:“每个人都是一颗种子,特质来自先天的本质与后天的环境灌溉,你的样子,都有继续成长的空间。”

除了学员参与,陪伴志工团队也特别在当天同步举办了“懿德大爱行”分享会,让陪伴的志工在团体研讨中共同探索“陪伴的定义”,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并为即将到来的6月生命教育营队布达任务分工。

志工苏秋英师姊分享:“陪伴也是志工修行的功課,通過陪伴,也锻炼到志工的耐心和毅力,在互动中,志工也得到心灵的成长,感恩团队的陪伴,愿孩子和志工一起努力。”

王小珍师姊说:陪伴是长远的路,不但是孩子们的学习,志工们也是收获满满,期待6月的营队。

伍枣玲师姊补充:”这堂课学习到耐心毅力陪伴的重要“。

另一名志工张慧俽师姊则表示,这是一堂非常棒的课程,让志工更了解孩子们的个性,也看见了孩子在朋友眼中的模样,帮助志工更快速地了解孩子,也让志工们更容易从心出发,搭起通往孩子内心的桥梁。

陈俐媚师姊认为陪伴青少年,要少说多听,以沉静陪伴取代唠叨。若要靠近他们,必须持续学习、调整心态,与他们并肩成长。

这堂课以温暖、互动、真实为核心,让每一位学员与志工都感受到被理解、被看见的力量。

慈济高中生命教育慈少班自2021年启动至今,持续为青少年搭建安全、温柔、有方向的学习环境,未来仍将以“生命影响生命”为理念,持续陪伴孩子们认识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为社会播下善与希望的种子。

日期:2025年5月17日
时间:下午2点到7点
地点:槟城教育中心四楼人文6课室 & 五楼西礼堂
摄影:颜文煌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