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myeducationmission
Branch: 馬來西亞分會
在2024年4月13日慈济教育中心的安心班,几位中学生今年共同发起了一项特别的发愿——在平日连续十八天礼拜《法华经》。这是他们内心愿心的体现,也是一段身心淬炼的旅程。为了支持这些青年菩萨走在法的道路上,安心班的中学组同学也贴心的为了来拜经的师姑师伯们准备每晚的晚餐,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与修行之间,依然感受到温暖的人文关怀。
在这群拜经的中学生当中,有一位同学——卢吉良,分享了他在礼拜法华经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说,其实自己早在去年就接触过拜经,当时因为老师的邀约而参与了一次,但并未持续。今年,他发愿拜满十八天,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拜经的过程不轻松,”他说道。“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要上学,放学后赶来安心班,常常休息不足,身体也很疲惫。拜经的时候有时拜到腰酸背痛。”但即便如此,他从未想过要放弃。支撑他继续走下去的,是每一次礼拜后的分享时光,以及心中那一份对师公、师太上人铺好的法华路的向往。
在这条路上,他渐渐明白,所谓“拜经”不只是礼仪的动作,更是透过经文反照内心、净化行为。他特别提到一段让他印象深刻的经文——七佛灭罪真言“离婆离婆帝……”。他说,这段咒语提醒他:忏悔,是从承认自己的过错开始。
他忏悔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年多以来的一个习惯——钓鱼。
“我从十一岁开始钓鱼,为的是赚钱买眼镜和鞋子。虽然钓到不少鱼,但每一次看到鱼在水里挣扎,心里都觉得愧疚。可是为了利益,我还是继续。”他说着,语气低沉。
“这几天我把原本钓鱼的时间拿来拜经,我觉得我的‘善’开始增强了一点。”他说,这段时间的拜经经验让他深刻体会《法华经》中的一句话:“无有慈心者起慈心,好杀戮者起悲心。”这不只是经文,而是一记敲醒良知的钟声。
在这份觉醒中,他郑重地发愿:“我想减少钓鱼,甚至希望能够断掉这个习气。希望能得到师姑师伯们的祝福,帮我一起走出这个习惯。”他说得真诚,也说得坚定。
十八天的礼拜,也许在时间上是有限的,但在心灵上的触动与成长却是无穷的。吉良的分享,不只是他个人的反思,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与“善恶拔河”之间的挣扎。
在这场看似简单的拜经活动中,我们看见了少年身上升起的慈心、悲愿与行动力。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同学默默准备餐点,用行动护持善行,让这段修行之路更温暖、更有人味。
愿这一群年轻的孩子,带着愿心继续走下去,也愿他们的故事,点燃更多人心中那一点点善的火苗,让这条法华之路,光明而绵长。




